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五十一張 黃宗羲授課(上)(2/4)

作者:渤海郡公字數:10970更新時間:2023-01-06 02:17:09

    便忍不住出門散步,不知不覺,就到了國子監門外,幹脆走了進去。

    身後的守衛也就隻跟著,隻要他們在揚州府裏轉悠,守衛就不限製。

    “聽說左懋泰去了山東,最近授課的是黃宗羲,一會兒等他宣揚謬論的時候,袁某可要好好駁斥他一番!”

    袁樞直罵人之心蠢蠢欲動,左懋泰時他罵不過,這位山東來的大才子,真的是才華橫溢,滿腹經綸,而且辯起學問來,真的是能說上三天三夜。

    在大乾之所以聲明不顯,那是因為大乾的官員多是務實派,不喜歡辯論。

    讓這位九龍大哥的威名和一身本事,無處發泄罷了。

    這袁樞一來,簡直就是撞到槍口上,被狠狠的教訓了一通。

    畢竟學問不如人,可這黃宗羲,不過是一個黃口小子,趁左懋泰不在,欺負他一番,也算是出他一口惡氣。

    “若還是那什麽救民主義之說,真的沒啥辯駁的,偽乾國主楚行,擅長操弄人心,已經自成體係,我等以儒家之言,辯駁他的為民為國,實在是對牛彈琴。而且其出發點,亦是救治天下百姓,說到底還有幾分墨家的底子,我們下場,反而搞得我們像是不仁不義一般。”

    文孟震意興闌珊的搖著頭,左懋泰所述的救民主義,出身於墨家、法家、還捎帶著如家,就是一副骨頭架子,難以辨駁。

    在他看來,也虛無縹緲,不著實處,無甚意義。

    可他心中也是滯鬱,聽聽那黃宗羲要說什麽,甚至再聽聽袁樞直跟他怎麽鬥嘴,也算是一樁樂事。

    大乾發展極快,對於人才的需求是極致的,所以修建國子監時,大乾不曾有半分懈怠,麵積自然很大。

    黃宗羲的講堂在一座名為“文心樓”的大殿裏,此外還有“格物樓”、“理工樓”等等。

    “先前給諸位留下作業,讓諸位研讀在下先前所著的《明夷待訪錄》,其中述及‘積重難返’之勢,乃今日研討之課題。”

    講堂是一座扇麵階梯狀的廳堂,百多年輕人分坐在階梯裏,而一身儒衫,頭戴明時方巾的黃宗羲則神采奕奕的站在廳堂最下方,倚著一麵黑板給眾人講課。

    “治國之道,豈是一群黃口小兒能妄言的?偽乾就是一群沐猴而冠的獸類!膚淺!”

    袁樞氣的直拂袖冷哼,不讀聖賢書,不立正心術,就來研究這國政之學,怕不熏出一幫貪吝誤國之輩?等等,誤的是楚行的偽國,他又何苦生氣?

    自己若是動不動就生氣,豈不是著了偽乾的道了。

    勉強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袁樞不發一言,就跟著文震孟曾躲在廳堂最上麵的角落裏,聽著黃宗羲傳遍整個廳堂的清晰嗓音。

    黃宗羲發現了這二人的存在,但是卻並未多言,就當他們是一般的旁聽生。

    黃宗羲雖然年輕,但是對於治國卻有不素的見解,他在自己的《明夷待訪錄》裏提及,積重難返之害。

    “明夷”是《周易》中的一卦,其爻辭為:“明夷於飛垂其翼,君子於行三日不食。人攸往,主人有言。”

    所謂“明夷”是指有智慧的人處在患難地位。“待訪”,等待後代明君來采訪、采納。

    而其中的積重難返之害,大意是三代的時候,隻有貢、助、徹,也就是按田畝收實物稅,到了魏晉,變為租和調,租是按田畝收糧食,調是按戶收布帛,而到了唐時,又多出來庸,按人頭收布帛或絲麻,賦稅的租庸調體係成型。

    唐時兩稅法改革,將庸和調並入到租裏,而宋時不理會庸和調已經並入租裏的曆史,又開始收丁身錢米。

    到了明時,一條鞭法將徭役攤銀,並於田稅,這也是第二輪攤丁入畝。但實際地方上有很多力差雜役沒有免掉,比如最重要的裏甲十年一輪。而後萬曆加新餉、練餉,並入舊之兩稅,也讓後人忘了這兩餉,隻當正稅就是增加後的數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