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五十二章 金本位和銀本位(2/5)

作者:渤海郡公字數:11434更新時間:2023-06-04 10:07:49

    農業稅是按照田畝數量來征收的,而田畝數量是不可能突然大規模增加的,那麽主要的增加動力就是來自於工商業的發展了。

    工商業發展這麽迅速,金錢的周轉就會更加的迅速,貨幣的流通會更加廣泛,如此貨幣的貶值或增值,所帶來的影響就會更加龐大。

    通過海貿,每年淨流入的白銀就是達到了數百萬銀子之巨,哪怕是保持這個貿易規模不變,但是十年也是幾千萬,一百年就是幾個億。

    這麽多白銀流入,勢必會造成白銀的貶值!

    楚行又是翻出了好幾份稅部那邊遞交過來的白銀兌換金子以及銅幣的匯率,發現崇禎到今年的崇禎八年,白銀兌換銅幣的比例,已經是從一兩銀子兌換一千枚通寶,貶值為一兩白銀兌換九百八十枚宣平通寶了。

    這還是王室銀行的官方兌換比例,如果是民間的話,估計波動還會更大一些。

    這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白銀的價值在這短短五年裏,已經是貶值了百分之二!

    盡管白銀的貶值,並不是單純的由海貿引起的大規模白銀流入所造成的,還有大量的士紳地主們為了投資工商業,或者其他的一些投資行為,從而把藏在家裏的諸多白銀給拿了出來存入王室銀行,從而讓這些白銀流通進入了市場。

    多方麵的原因就是造成了白銀的貶值。

    而這種貶值,其他人興許還察覺不到危險,但是楚行卻是察覺到了危險!

    放下諸多的報告,楚行站起身來,走到窗前,開始考慮白銀貶值的問題,身為一個後來人,他很清楚,銀本位是沒有前途的。

    其中最大的隱患就是,大乾王朝自身的白銀產量並不算太大,世界上最大的白銀產區,是在美洲,更準確的說是北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美洲以及其廉價的方式,弄來了一船又一船的白銀,然後運入歐洲,其中一部分也是不可避免的通過海上貿易流入了大乾王朝。

    這個交易過程裏,看上去大乾王朝賺取了大量的白銀,但是卻也是造成了國內白銀的貶值,並且是造成了一個同樣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司長所提出的:我們要這麽多白銀幹嘛啊?

    儲存在銀庫裏好看啊?

    白銀,其最大的價值就是充當貨幣使用,花出去了才有價值,不花出去就是一堆沒啥用處的金屬而已,同時那些歐洲人能夠源源不斷的從美洲獲得大量的廉價白銀,然後從大乾王朝這裏換走貨真價實的各種產品。

    楚行越想越覺得虧!

    這就好比後世美國人自己印製了一部分美元紙幣充當貨幣,然後其他國家也能夠印製一大堆的美元從美國購買東西一樣,怎麽想都覺得怎麽扯淡。

    楚行理想中的海外貿易體係,是其他國家用農礦產品,換取大乾王朝的工業製品。

    大乾王朝把海外市場當成原料來源地以及工業品傾銷地。

    而不是把大乾王朝變成其他國家的白銀傾銷地。

    看來,是需要開始籌備金本位了!

    白銀這東西,大乾短時間內是掌控不了的,而且白銀的總體產量比較大,也難以徹底掌控。

    但是黃金這東西,全球範圍內的產量更低,作為一種貴金屬,更加不容易貶值,價值更加堅挺,外國也不可能拿著大量的廉價黃金來購買東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