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五十六章 西南剿匪(2/4)

作者:渤海郡公字數:11172更新時間:2023-06-04 10:07:50

    但是,進攻遼東,大乾王師的主要敵人卻不是這些明軍或者其他步兵軍隊,而是朵顏三衛、察哈爾部等東部蒙古人的騎兵!

    軍情司預估出來的這三萬蒙古騎兵,才是他們東進遼東的最大威脅!

    要不然的話,之前第三兵團自己就能夠打下山海關,然後一路殺到廣寧攻占錦州了。

    為什麽不打,一方麵固然是因為大乾王朝戰略重心南移,對北方的第三兵團支援不足,彈藥和兵員都是不充足,但是另外一方麵,其實主要還是擔心對手趁著第三兵團主力東進的時候,被北邊南下,然後直接截斷第三兵團的後勤補給線乃至退路。

    所以這才迫使第三兵團分兵駐防長城各處,防備女真等被永王拉攏過去的蒙古騎兵突破長城南下,而分兵駐防的話,也就導致第三兵團用在山海關方向的兵力不足了。

    早期的時候,第三兵團還能在這裏駐防近萬人,但是隨著兵力緊張,同時山海關內側的防禦工事也是修築完畢之後,第三兵團幹脆隻在這裏駐防了五千人,把剩下的三千兵力抽調到其他地方去了。

    如今的第三兵團,看似實力強大,但是被各部蒙古牽製著,能夠抽調起來用於遼東戰事的兵力,其實並不多,後續進攻遼東的主力,其實還是第六兵團這支新組建的部隊。

    聽上去讓一支新部隊去攻打遼東,有些不靠譜,但是大都督府的參謀們又不傻。

    打遼東,最重要的是什麽?並不是去攻打永王手底下的那五萬明軍以及亂七八糟的幾萬朝鮮,女真等步兵,而是要防住科爾沁蒙古騎兵,嗯,同時也得包括林丹汗的趁虛而入。

    所以,第三兵團這支主力部隊,是不能輕易動彈的,必須牢牢的釘在河北北方各邊鎮。

    至於第六兵團能不能打得過遼東永王的明軍,這一點大都督府的參謀們表示有信心!

    第六兵團雖然是一支新部隊,但是裏頭的軍官以及士官等骨幹卻不是新兵啊,都是從各部隊抽調出來的精銳骨幹力量,新部隊,隻是說裏麵的新兵比較多而已。

    但是即便是這些新兵,也是經過了完整的三個月新兵訓練,後續又是經過了幾個月的軍事訓練的,單純從訓練角度而言,這些新兵已經不算新兵了,覺大部分都是服役了半年以上,隻是沒有上過戰場而已,等他們上了戰場,見了血後,自然能夠迅速成長起來!

    對於第六兵團,大都督府的參謀們是這麽打算的,第六兵團奔赴遼東後,一邊打一邊累積經驗,隻要小心一些,就不會出現什麽大問題,至於新兵經驗不足,死傷會比較大。

    參謀們表示,這是一支部隊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前線部隊出現戰損了,後頭補充新兵就是了!

    而且不經過磨礪怎麽成長?

    西南戰役之前,第五兵團還不是純新兵,但是現在呢,一場西南戰役之後,第五兵團的戰鬥力已經是不遜於其他各軍了,要不然,大都督府也不會放心的把他們派到西北駐防了。

    等打完遼東戰役,這第六兵團就會變成一支能征善戰的老部隊了,後期駐防遼東,開疆擴土也就能夠讓人放心。

    水師方麵表示沒有問題,陸軍方麵表示也是沒有問題,楚行要做的也就是靜靜的等待三個月,然後等待著遼東戰事的開始了。

    大乾帝國的戰爭機器,並沒有隨著西南戰役結束而停下來,反而是繼續高速運轉著,隨著大都督府的一封封調令發往各部隊,眾多的部隊開始行動起來,並奔赴各自的防區。

    其中第一兵團開始迅速沿著長江返回直隸四道,第六兵團那邊,也是開始分批乘坐船隻,沿著運河或者海運北上。

    這兩個軍交替換防,極大的加大了第六兵團北上的時間!

    而在第六兵團北上的時候,大批軍械物資也是裝上了船,然後開始向北方進行運輸,幾個主要的中轉港口,比如廣州、上海,更是一整個船隊,一整個船隊的向北發送各種軍械物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