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35章 第九兵團求援(2/4)

作者:渤海郡公字數:11802更新時間:2023-10-01 21:22:14

    蒙古人襲擊第九兵團的補給線,第九兵團就襲擊他們的牧場,你來我往的打的好不熱鬧。

    但是現在,蒙古人卻是突然主動退出了河套地區,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蒙古人終於是在這場消耗戰中撐不下去了,他們認慫了,跑路了!

    一發現蒙古撤出河套開始西遷後

    第九兵團立即就是飛報金陵城了。

    報告之餘,第九兵團也是請示金陵方麵,後續該怎麽辦?坐視他們從河套撤離,還是說趁機殺一波,來一個斬草除根!

    還說如果要出兵的話,還望金陵城增加對第九兵團的支援,如今第九兵團怕是力有不逮!

    畢竟那五萬駐防在東勝城西北約二十公裏外的蒙古騎兵,可不是那麽容易對付的!

    如今陸軍方麵權勢最大的大佬,是在值房當值的李大虎,他看罷第九兵團送來的加急報告後,倒是沒有覺得太過的意外!

    蒙古人選擇撤出河套,無非就是撐不下去了而已!

    而這個結果,大都督府這邊早就有所預料的,隻是預料的時間是在兩三年以後,而不是現在罷了。

    最近一年多來,在全大乾的支持下,第九兵團和當地的蒙古人進行了激烈的消耗戰,第九兵團在過去的一年半裏,累計戰死約三千餘人,傷五千餘人,這第九兵團的傷亡都八千多人了,對麵的蒙古人死傷更多,根據第九兵團的報告,最少也得一萬多人。

    而士兵的傷亡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雙方的這種頻繁作戰,對物資的消耗是極大的,第九兵團這邊用到了海量的物資,連戰馬都是補充了上萬匹之多。

    蒙古人雖然補給簡陋一下,但是這種消耗戰對他們而言其實更致命,他們是全民皆兵,青壯勞動力一年到頭都在和大乾打仗,這牛羊誰來放牧?

    更何況,他們蒙古人也是需要各種軍事補給的,不說槍炮彈藥,最起碼得有糧食吧!

    然後,第九兵團還三天兩頭派出小股精銳騎兵去襲擊他們在河套地區的牧場,抓走牲口,燒毀草場等等,這讓蒙古人在河套地區難以維持下去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陸軍大都督府作戰部參謀司的一群高級參謀們,想出這種消耗戰術的時候,可是詳細計算過的,隻要帝國保持對第九兵團的投入,那麽第九兵團就能夠源源不斷的對蒙古人造成損失,少則兩三年,多不過五年,蒙古人肯定是撐不住的。

    如今,作戰部參謀司的參謀們,明顯還高估了蒙古人對這種消耗戰的承受能力,如今滿打滿算也就一年半而已,蒙古人就是撐不住了。

    蒙古人撐不住了,徹底收複河套地區指日可待!

    李大虎立即就是進宮向楚行報告了這個好消息!

    楚行聽聞蒙古人在河套終於是撐不住,正在遷移逃跑的時候,也是露出了笑容!

    把蒙古人徹底的驅逐出河套,這可不容易啊!

    嚴格上來說,大乾陸軍驅逐蒙古人,可比明初的明軍驅逐元軍要困難的多。

    當年明軍可是有大量騎兵的,而且騎兵比元軍的騎兵還要精銳,從北伐開始,就是一路吊打元軍。

    但是大乾早些年,騎兵的力量幾乎可以不算,一直到攻入幽州,大乾陸軍的主力騎兵部隊也不過幾千騎而已。

    而在草原作戰,騎兵是絕對的主力!

    沒有騎兵,就不可能把蒙古人徹底驅逐出去。

    所以,大乾統一華夏後,在過去的十年裏一直都是拚命的發展騎兵,到了今年,也算是初步建立了一支完善的龐大騎兵部隊了。

    當騎兵建設完成後,蒙古人的失敗就是必然的!

    這和戰術無關,和蒙古人自己的意願無關,而是早已經注定的事。

    大乾王朝的人口以及國力遠超蒙古,唯一欠缺的就是馬匹而已,當馬匹有了,平推草原是順理成章的事,就算一次北上草原失敗了,不用幾年就能組織第二次,第三次,對於大乾王朝的體量而言,失敗個三五次都沒有什麽太大的影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