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63章 “與民爭利”(3/3)

作者:肥鳥先行字數:6054更新時間:2022-09-25 21:34:38

    不過土夯的路麵也已經可以讓馬車通行了,馬車行的生意也是越來越好,曾牧也從中入股賺到了不少錢。

    和驛下裏一樣,路邊上也開了不少休息區,馬車開進了一個休息區,就有村民送上熱水和熱騰騰的飯菜,曾牧也下了馬車好好舒展了一下身體。

    曾牧在休息區晃了晃,發現停留在休息區的人,都在討論沙州大會的事情。

    曾牧也沒有想到,起源於高昌的一場論戰,竟然會造成這麽大的影響力。

    就同一個休息區裏,胡商胡巴依在高昌城裏聽聞了要召開沙州會議,他決定去沙州旁聽一下。

    胡巴依原本做的生意是將絲綢賣到疏勒城,然後再從疏勒城中買來香料賣給沙州。

    如今關內還在戰亂,西域的香料賣不出去。

    原本胡巴依還可以在瓜州或者酒泉收購絲綢賣給西域商人,但是聽說酒泉那邊官府貼出了告示,不允許民間客商賣絲綢布了,所有的西域商人想要購買絲綢,都要在官府的織造局裏買。

    織造局的絲綢質量次價格高,如果在織造局進貨,那胡巴依根本就沒什麽利潤可言了。

    胡巴依幹脆沒進絲綢,而是冒險跑了一次短途生意,將瓜州的鐵器賣到了高昌城,沒想到意外的大賺一筆。

    瓜州鐵優質耐用,在高昌城裏大受歡迎,胡巴依的貨物一售而空。

    瓜州的鐵器同樣也是建寧王麾下的鐵務局販賣的,但是價格就和關內的鐵器價格差不多,質量上還要高出不少。

    聽說沙州城裏還有不少新的產品,胡巴依一方麵是來旁聽沙州會議的,一邊也是考察一下沙州的市場。

    胡巴依是西域商人,他祖上是疏勒國人,他們家族漢化之後才開始在隴右做生意。

    西域小國林立,胡巴依自然也有其家族的存亡之道。

    大唐強盛的時候,他們就歸化大唐學習漢語,如今胡巴依正在打算將家遷往沙州,自然要看看建寧王到底是個什麽政策。

    與此同時,一種言論也在悄然的醞釀,原本就掌握話語權的“賢良文學”,正在沙州、瓜州和西州三州之地製造言論。

    進行過大索貌閱的沙州和瓜州,被建寧王打壓過的豪強大族也在逐漸發聲,支持這些“賢良文學”的言論。

    這個言論就是朝廷控製“山川澤礦”,壟斷鹽鐵是“與民爭利”。

    與民爭利這個帽子扣下,對於建寧王霸府就更加不利了。

    偏偏這樣的說法還很有市場,如今在沙州城的“賢良文學”們紛紛逐漸形成了輿論的壓力,請求建寧王殿下開放“山川澤礦”於民,開放被官府壟斷的鹽鐵官營。

    除了攻擊建寧王霸府牢牢控製鹽鐵和山川澤礦的政策,這群“賢良文學”還攻擊建寧王霸府興辦工商,鼓勵發展工商業的政策。

    他們提出農業是國家之本,需要重農而抑製工商,將農業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