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5章 上有好之,下必甚焉(1/2)

作者:雅玩居士字數:4826更新時間:2022-06-16 22:09:57

    接下來三天閉門不出,全心全意修複三件乾隆青花精品,可惜的是這次接觸金手指沒有任何反應,這讓魯善工很是迷惑。

    經過反複試驗,已經對配色填彩駕輕就熟,無論是用漆麵團粘合碎片,還是重新調色上彩,自己摸索出很多心得體會,越發得心應手。

    畢竟是繼承兩大後掛彩高手的經驗,加上王家老祖的部分釉麵秘方,這讓魯善工進展神速,很快對這門失傳絕技產生深刻領悟。

    乾隆官窯青花既與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別,又與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是以紋飾繁密、染畫工整、造型新奇取勝。

    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瓷器生產取得空前繁榮,青花瓷也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

    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形容當時瓷器:至乾隆,精巧之至,幾於鬼斧神工。

    這點從明珠料上就有明顯體現,乾隆青花基本使用國產青料繪製。早期發色與雍正青花差別不大,略見暈散,但比雍正時期穩定。

    中期呈色穩定明快,為純藍色;後期呈色較為厚重沉悶,無明快清麗之感。

    手裏三件青花都是中期作品,乃巔峰之作,明珠料配方最合理完美,所以才會被市場熱烈追捧。

    明萬曆以前的青花中有黑褐色斑點,特別是使用蘇麻離青料繪畫的作品,黑褐色斑點深入胎骨,大小不等,這是因為明珠料中含有大量三氧化二鐵而形成。

    明萬曆以後發明火烤法,能夠把氧化鐵從青料中分離出去,故中高檔瓷中不見黑褐色斑點。

    到雍正、乾隆時期,宮廷仿明永宣青花氛圍濃厚,把永宣青花中的黑褐色斑點也認為是美的特征而予以模仿,其辦法就是在認為該有斑點的地方使用配料重筆點染。

    至於畫工紋路,乾隆青花筆法與雍正相似,有勾勒平塗和勾勒填色後再點染等方法,分別應用於不同題材的作品上。

    這點跟皇帝自己的審美有很大關係,雍正信佛,喜歡清雅秀麗。他的兒子不一樣,好大喜功,偏愛華麗。

    紋飾縟麗繁密,猶如織錦的;有畫麵恢宏,橫刀立馬的;有錦地開光,內繪主畫的;有在青花紋飾上罩較淡色釉的。

    還有在同一器物上同時使用青花、鬥彩、雕鏤、色釉等多種裝飾手法,就為突出皇家霸氣奢華,不計成本,極盡表現之能事。

    從三件瓷器能看出另一個特點,吉祥圖案眾多,用各種動物或植物及物品的諧音,畫出象征吉祥或祝福寓意的紋飾,如蝙蝠與“福”通,魚與“餘”通,鬆鶴表示長壽,鴛鴦表示成雙成對等。可說是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比如三陽開泰,還有蒼龍教子,無論力求彰顯乾隆的富麗堂皇,這點讓魯善工有些膩歪。

    沒辦法,既然要完美修複,那就要按照人家的路子來。不過對於他來說,反而是鍛煉畫工的好機會。越複雜的紋路,越能錘煉水平,加上金錢的誘惑,讓他幹勁十足。

    整整三天終於全部搞定,看著眼前天衣無縫的精品,魯善工心潮澎湃,如果不用高科技設備檢查,就算拿在手裏,用放大鏡也看不出任何破綻!

    準備就緒,剛要通知紀如煙,結果對方提前打電話來,說想請魯善工去公司一趟,紀文峰回來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