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1章 四大功(2/2)

作者:雅玩居士字數:4434更新時間:2022-06-16 22:10:18

    “再來!”

    感知過後,應該還能挑戰,再次運刀,四變八,每張薄如蟬翼,好像一陣風都能吹破。

    魯善工滿意點點頭,刀工有絕對自信,果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無論是瓷器還是裝裱,憑的全是手感和力道。

    魯善工收起宣紙,前三項基本功已經上手,心中有數。最後一項是眼功,也就是憑經驗判斷古代書畫的破損程度和修複方法,這才是核心工藝。

    按照劉二寡婦的總結,眼力高低分三點:一看、二摸、三試水。

    看,就是通過觀察,確定墨色是否有光澤?如果用墨太焦則字體光亮,如果黯淡無光可能說明墨或顏料已經過期或脫膠,還有甚至直接能看到墨色顆粒浮於畫麵之上,這些都是跑墨、跑色的先兆。

    通過觀察確定畫心和命紙所用材質如何?熟宣、熟絹、皮紙、竹料紙以及半生半熟之紙,各有不同,需要區別對待。

    二摸是通過手直接對畫心觸摸的方式,來檢驗是否有浮墨浮色的存在?哪裏破損嚴重?哪裏需要特別處理?

    跟瓷器鑒定一樣,高手都不用眼看,用手一摸就知道七七八八,心中有數。

    三試水,用手指或宣紙蘸水,在墨色上點一下,看是否有墨色稀釋狀態,就知道年代和品質優劣,頂尖高手甚至連誰的作品都一清二楚。

    大凡曆代名家,對作品無不精益求精,從筆墨紙硯,到印章篆刻,皆精挑細選,不會有絲毫馬虎大意!

    這也是為什麽書畫比瓷器更高級,文化修養更深厚的原因!

    一張字畫,就算不說藝術家的水平修養高低,選什麽紙?用什麽筆?何種墨色?什麽硯台研磨?什麽印石?是否自己篆刻私章?是否提拔?何人裝裱?

    七八種不同流程,涉及不同領域,每項都博大精深,更不用說書法和畫法,乃五千年傳統文化之精髓,你說牛逼不牛逼!

    遠的不說,近現代兩位大師,齊白石、張大千,從紙張選擇都親力親為,一絲不苟。齊白石不用說,榮寶齋首席,精品必用白鹿宣,乃特色之一。

    張大千更厲害,別的宣紙都看不上,直接自己造紙!十幾年潛心研究,終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宣紙,命名大千,名揚天下。

    到底有多少種紙?沒人數的清!按年代區分,為宋紙、元紙、明紙、清紙等,或更具體地稱之為嘉靖紙、乾隆紙等。

    按造紙原料分麻紙、棉紙、皮紙、竹紙等;按紙的形態稱之為硬黃、羅紋、棉紙、蠶繭紙、玉版宣;以產地而稱之為宣紙、開化紙、麻沙紙等;以用途而命名如寫經紙、藏經紙、對聯紙;有以倡導者命名的毛邊紙、毛太紙等。

    周密在《癸辛雜識前集》曰:王獻之少年多用紫紙,中年多用麻紙,又用張永義製紙,取其流麗,便於行筆。

    一個人不同時期選擇紙張都不一樣,根據實力變化,水平精進,重新用更合適的載體,可見書畫之博大精深,令人震撼。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