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7章 懟三萬次!(1/2)

作者:雅玩居士字數:4750更新時間:2022-06-16 22:10:25

    魯善工點點頭,自己並不是非要收藏紫玉光,隻要質地差不多,能用來修複鬆石圖就行。

    曹德輝轉身進屋,拿出幾個紫檀墨盒,還有一方龍尾硯,放在桌上,拿起一塊描金鬆煙墨,現場研墨,展示效果。

    輕輕點入少許清水,磨墨用水,寧少勿多,以免將墨浸軟,或墨汁四濺。

    隻見曹德輝食指放在墨頂端,拇指和中指夾在墨兩側。磨的時候如同清風拂麵,輕重緩急,節奏十足。

    “磨墨如病!”

    魯善工仔細聽著硯台摩擦出來的聲音,好墨研時細潤無聲,差墨研時聲音粗糙。墨汁顏色以紫光為好,黑光次之。

    自唐代以來,畫家推崇水墨素有水墨勝處色無功之說,這與鬆煙墨色微妙有很大的關係。

    鬆煙墨無光澤,因此一般多用於表現山水畫的遠山有蒼茫,畫人物的鬢發有特殊質感,墨色濃淡變化或古樸蕭遠之感。

    曹德輝邊研墨邊解釋道:“所謂鬆煙,專用黃山一帶鬆木做燃料,取其煙。鬆煙與油煙相比,烏黑但無光澤。古時取黃山多年的鬆木為燃料,木料有鬆脂,所以早年鬆煙墨比純油煙的墨色更有另一番味道,這也是徽墨之所以聞名於天下的原因。”

    “墨有八寶五膽,豬膽、熊膽、蛇膽。寶裏麵有冰片、梅片、三七、麝香,還有金箔。墨之所以不褪色,其實就是這些中草藥和添加劑起作用。”

    “這種墨畫紙上就是一點如漆,萬載成真。這個畫貼到柱子上,就算紙沒有,這個墨還存在。遇見高明的裝裱師傅,配合上品命紙,層次感更強。”

    魯善工看著硯台裏的墨汁,濃淡相宜,還有種淡淡清香,暗自點頭不愧是百年世家,底蘊深厚。

    伸出手拿起一塊墨錠,眼前閃過各種場景,金手指發動,開始讀取曹家百年傳承的製墨手藝。

    “煉煙!”

    在伐木前,先要把鬆樹的膠香流掉,如果沒有流掉,燒出來的煙,就有粘結之病。

    魯善工看著曹德輝在鬆樹根部鑿一小孔,放入小燈盞,慢慢加熱,鬆樹的膠液,就會傾流而出。

    然後把上好黃山鬆砍成小段,放進窯口,點火燃燒。鬆煙隨著狹長煙道不斷蔓延,窯長達十幾丈,從頭到尾,頂上設有小孔,煙粒會留在內壁上。

    餘煙最後從小孔中飄出,最後在內壁形成黑色顆粒,仔細收集起來,這是正宗鬆煙墨的原料。

    最遠的地方為清煙,乃上等墨的原料。行話叫雲頭,越是靠窯裏邊的墨,越是精細。越是靠近窯外邊的,越是粗糙。

    中間一點叫混煙,隻能做普通墨。近頭刮取下來的粗煙子,加工研細以後可以印木版書。接近門口的粗煙,隻能做油漆粉刷。

    “洗煙!”

    大缸裏注入清水,水位不宜超過缸體的三分之二,防止煙灰溢出。在缸頂放細籮篩,將煙灰倒在篩子中,用手揉搓,使板結的煙灰變成粉末狀,煙灰粉末穿過篩眼落入缸中。

    用竹棍在缸中攪拌,為讓煙灰與缸中的清水充分地融合。靜置一天一夜。由於雜質比煙灰重,會沉積到缸底,將清洗過的煙灰放到陰涼處,自然陰幹。

    “熬膠!”

    將牛大腿骨膠倒入鍋爐,再加入溫水,膠料與水的比例為1:20。不停用竹片攪拌,千萬不能用金屬,會產生化學反應,影響最後效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