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6章 待價而沽(2/2)

作者:雅玩居士字數:4468更新時間:2022-06-16 22:10:32

    魯善工也坐下,有些迷惑道:“孤本?不至於吧?”

    “哎,老弟,你太小看傳世印譜的價值嘍!”

    楊蘭傑戀戀不舍放下印譜,深吸口氣,冷靜下來道:“六千年的華夏文明史,典籍作為重要標誌文明的牌記,一直與文明社會並駕齊驅,見證著曆史的冷峻和豐富。”

    “從壁石、鍾鼎、竹簡、尺牘、縑帛到紙張,對典籍的尊重程度,幾乎成為對一個曆史階段的盛與衰的評判準則。”

    “然而隨著朝代更換、天災人禍,能保留下的古書少之又少,有文獻價值,還具有文物價值的古籍善本,更是覓足珍貴,變成世代文人一直無法忘懷的珍寶。”

    魯善工點頭認同,古人得到知識的途徑很少,書對於文人來說是筆巨大財富,所以才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典故。

    因為版本出處的不同,收錄文獻的多寡,校檢程度的精劣,印刷質量的高低,出版時間的早晚等等,就讓古籍有足本與殘本、精本與劣本、古本與今本、孤本與複本等方麵的差別。

    楊蘭傑還是忍不住,又把十鍾山房捧起來,用手慢慢撫摩道:“清以前出版並存世的雖有不少善本,可大多被藏在國家圖書館或博物館裏,不可能出現在市場中。”

    “還有少數在海內外私人藏家手裏,也輕易不會出手,所以市場上常見的大多為唐人寫經、宋版殘頁、元明清前期古籍,可謂乏善可陳,難成係統。”

    “剩下大量是清中後期與民國書籍,更得讓人沙裏淘金,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像宋元刻本、明清以及民國成體係的精刻本都是拍賣場上的常客,墨跡本更是近年來最為搶眼的品種之一,大多是孤品,其中凝結古代收藏家畢生的心血。如果拍賣場上的墨跡本出自名家之手,自然會引起激烈爭奪。”

    這點不用他說,魯善工昨天也在網上做好功課,2010年12月10日,北宋唐坰致胡宗愈伸慰帖頁以9128萬在道明拍賣成交。

    2012年5月22日,佳德古籍善本專場上,一件元抄本《兩漢策要十二卷》共16冊以900萬元起拍,經過近70次激烈叫價,傳世孤本最終以6830萬元成交。

    最厲害的是2013年6月,京城匡時拍賣上江南第一藏書家,顧氏過雲樓將古籍善本推向巔峰,一百七十九種傳世古籍最終成交價格達到2.1億,其中失傳千年的宋刻本錦繡萬花穀更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重現天日,引起巨大轟動。

    楊蘭傑看著魯善工穩坐釣魚台的樣子,知道對方也是行家,幹脆開門見山道:“老弟給句話,要錢還是勻東西,隻要有個條件,英古齋誌在必得!”

    魯善工搖搖頭,笑道:“十鍾山房我的確要出手,我要的其實楊哥已經知道不是?”

    “雞血大紅袍?”楊蘭傑一愣,好像想起什麽,隨即苦笑道:“要說英古齋也算百年老字號,也經手過不少雞血石精品,可大紅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