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六章 農業紅旗(1/3)

作者:驍騎校字數:6448更新時間:2022-06-16 23:09:38

    讓楊樹根欣慰的是,鄭書記並沒有任何不悅的表示,依然談笑風生。

    由於收割的糧食太多,光過磅就用了很長時間,五台磅秤一刻不停,每台磅秤前都有至少三名幹部監督驗收,還有省電影製片廠的攝影機跟隨拍攝,絲毫做不得假。

    一聲鑼響,終於出具體產量了,李花子精神抖擻,來到台前用洪亮無比的聲音匯報道:“苦水井衛星公社試驗田的畝產量為一萬八千七百九十五斤四兩三錢!”

    雷鳴般的掌聲響起,很多社員的巴掌都拍紅了,大家熱淚盈眶,為自己取得的成績而驕傲。

    “這個數字不對啊。”鄭澤如淡淡的說,臉上掛著很值得玩味的表情。

    楊樹根心裏咯噔一下。

    李花子也愣了,艱難的咽了一口唾沫,不知道如何回答,假的畢竟是假的啊。

    “不是還有一分地沒割麽,加上那一分地,畝產兩萬斤應該是有的,要實事求是嘛。”鄭澤如說道。

    “對對對,畝產兩萬斤,妥妥的!我太激動了,把最後一分地給忘了,請領導批評。”李花子撓著後腦勺,很憨厚的說道。

    楊樹根鬆了一口氣,這關是過去了。

    鄭澤如當場發表講話,他先高度讚揚了南泰縣委縣政府在抓農業促生產方麵的成績,繼而將話題轉向苦水井的試驗田。

    他風趣地說:“我活了五十多年,還是頭一次見萬斤產量的麥田,我想大家也都是頭一次見到吧,這在我國乃至國際糧食種植曆史上也是開天辟地的,萬斤糧田確實不簡單,遠看像城牆,近看象稻場,實在喜人啊。”

    群眾們交頭接耳,“我說吧,咱中國人種麥最在行,就是蘇聯也沒這麽高產的小麥啊。”

    鄭澤如接著說:“老實說,我臨來之前是不相信的,為什麽呢,省農科院的教授告訴我說,豐產作物每畝葉麵積不過四畝,總幹物重不過兩千斤,產量不過四五百斤,一切的研究也是在這個圈裏打轉。現在這個高產的一切的數據都超過了它們十幾倍至二十倍,這是一個新領域,其中有新的技術和新的理論,等待我們深入探討,再進一步提高。”

    楊樹根帶頭鼓起掌來,群眾們也熱烈鼓掌。

    鄭書記伸手四下裏壓一壓,道:“勞動人民以蓋世的革命氣魄,衝天的幹勁,無窮的智慧,創造出來這樣的巨大成果,替我們打開新的途徑,科學工作者必須虛心地向他們學習,跟他們結合一起,共同前進。”

    掌聲再次響起。

    李花子忽然道:“鄭書記,俺想求您個事兒?”

    楊樹根心裏一沉,這段台詞可沒預備啊,李花子臨時加戲份,弄巧成拙就完了。

    鄭澤如微笑道:“你說,隻要我能滿足的,一定滿足。”

    李花子道:“俺有兩件事,第一件,公社除了農業生產任務之外,還要大煉鋼鐵,實在抽不出更多的勞動力,要擱以往,人手是夠的,可今年豐產,比往年多太多了,實在沒有人力,俺想請鄭書記派蘇聯進口的康拜因來幫俺們割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