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217章(2/2)

作者:岑寨散人字數:3750更新時間:2022-06-22 03:29:32

    “蓬海引發軒然大波,本質上並非程序問題或手續問題,而是規劃問題,”於煜溫和地說,“正務院之所以批準設立省級開發區,就想在寸土寸金的臨海利用好老天爺恩賜的土地促進發展,主導方向是振興實體經濟、助力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說白了就是打造高精尖科技小微實體的孵化園,而非讓互聯網企業經營房地產,搞富人別墅區,老百姓反感的是這個。”

    常渭道:“蓬海規劃圖裏單獨劃出一塊地作為小微實體孵化園,名稱不同而已。為什麽要適當蓋些商品房和別墅,早在兩年前馬市長就向省主要領導做過匯報,主要考慮薄攤開發成本和匯聚人氣兩個因素。從功能區布局角度講,高精尖科技型產業不存在汙染,可以與居民區、商業區合理搭配相得益彰,也更能夠促進開發區市正項目、民用生活服務基礎設施投入,從長遠看具備發展彈性空間。”

    陶正農補充道:“雖然當初洽談方向是商品房和別墅區,但市裏要求配套20%商業區,10%綠化休閑區,實質真正蓋房子麵積隻有70%,三分之二多一點嘛。”

    於煜不由覺得奇怪。

    陶正農與符曉凡一樣是地道的潤澤人,兩年前異地提拔進了臨州領導班子。早在於煜到任沒多久就在某個場合悄悄表達了對“方書記”的崇敬之情,暗示將在今後工作中充分支持。

    時間這麽短,且互聯網大廠對外地幹部有種近於本能的防範,按說陶正農沒上馬市長那條船。

    那麽,他為何衝到一線急於為互聯網大廠擺平蓬海開發區的糟心事?

    於煜道:“不不不,臨州及省裏報給正務院的方案是純高精尖產業園,作為配套隻在靠近市區那邊有不超過30%的居民區和商業區,那是公示在網絡上的,老百姓都能看到。如今正好顛倒過來了,人民群眾義憤填膺舉報、京都高度關注,都在情理之中。”

    工眾.號搜:亭.外下雨的文學屋,更多官場小說

    此言一出,三位市領導都不以為然地搖頭曬笑,然後翁大午道:

    “蓬海開發區高精尖產業招商由我主要負責,有個情況向於市長匯報一下——當初地皮沒做大規模轉讓、出讓時,市裏計劃先邀請100家企業入駐讓開發區預熱起來。但實際招商與預料相去甚遠,跑了大半年往返日韓、東南亞和港台地區等等,隻簽了區區14份意向協議,其中6家持觀望態度並沒有真正下決心……”

    “這是什麽原因?”於煜奇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