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一十五章 遣使議和(2/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142更新時間:2022-06-23 10:04:58

    而收到捷報的汴京城早已普天同慶,麵對這個太宗朝以來再未出現過的大勝,很多人都將素來軟弱的官家,推上了千古明君的位置上。

    然而趙劼卻如何都高興不起來,因為與表麵的歡天喜地截然不同,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早已因為一件事情,鬧得不可開交了。

    一切的起因不是童貫和種師道的捷報,而是遼人遣使來議和了!

    是的,內憂外患,連丟了數座要塞大城池的遼國人,終於遣使來議和了!

    自打太祖太宗朝過後,從真宗朝開始,議和便一直是大焱對待遼國的最主要政策,沒有之一。

    雍熙北伐功虧一簣之後,到了真宗朝,便開始了與遼人議和的漫長旅途,這期間也有檀淵之盟這樣的壯舉,使得大焱獲得了數十上百年的和平發展時間,當然了,副作用也顯而易見,大焱在和平的年代,大力發展經濟和文化,在軍事上卻再沒有拿得出手的底氣。

    而童貫的北伐也一直被主和派所詬病,稱之為朝廷和帝國的罪人也不以為過,朝堂上的嘴仗從來就沒有間斷過。

    但這一次不一樣,大焱的軍隊仿佛脫胎換骨了一般,竟然接連取得大捷,加上女真的推波助瀾,竟然打得遼人節節退敗,自身難保。

    而遼人的議和條件也很是誘人,他們不再追究大焱打破盟約的責任,並將大焱攻陷的領土,都交還給大焱,也就是說,隻要大焱現在停手,那麽幽州等地,便徹底歸還大焱,而且還能夠進行談判,將燕雲十六州剩餘的地方,挑選幾個,歸還給大焱!

    按照朝堂袞袞諸公的意思,遼國人是真的走到了窮途末路,如果接受議和的提議,進行談判,說不得根本不需要大動幹戈,就能夠以和平的方式,將燕雲十六州給拿回來!

    而他們所要付出的,隻不過是停止對遼國的戰爭,保持中立,使得遼國能夠集合力量,對付女真!

    那位使者也傳達了遼國皇帝的隱晦意思,歸還燕雲有著極大的商討餘地,如果大焱能夠與遼國一同討伐女真,那麽待戰事結束之後,遼人就會將燕雲十六州全部歸還給大焱!

    上將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對於注重禮教的大焱文官們而言,能夠通過和平的方式和手段,收複燕雲,這絕對是政治上最大的勝利。

    至於北伐,隻能害得生靈塗炭,莫看北伐軍節節勝利,接連大捷,可國內的財富也是如流水一般往北方輸送,早已掏空了大焱的國庫,如今為了支持北伐,文官們不得不壓榨百姓,透支著這個帝國的生機。

    立場不同,角度不同,考慮問題的重點自然也就不同,武將們的職責是保家衛國,開疆拓土,而文臣們卻需要治國安民,使得國家繁華鼎盛,這二者看似沒有衝突,其實是相互抵製的。

    因為在這個資源不足的年代,隻能二者選其一,世間並無兩全法,總需要有一方的利益受到侵害。

    而自從真宗朝開始,文官們的地位便扶搖直上,文官集團甚至已經強大到足以影響官家決策的地步,高高在上的清貴文臣們,又豈會苟同低賤武將的戰爭理念。

    於是新一輪的爭議就此展開,而官家也是左右為難,不得不慎之又慎地考量和權衡。

    然而戰機轉瞬即逝,本來前線與後方就存在著距離上的不可控因素和信息傳遞的延遲性,如今京都的爭論又陷入膠著,前行的軍隊就被吊在那裏,給了遼人喘息的機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