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老一少,扛起一座城(3/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962更新時間:2022-06-23 10:05:46

    這是他在杭州之時積攢下來的經驗,因為土葬會汙染水源,如果屍體被土狗等野獸刨出來,或者被洪水衝開,同樣會汙染水源,所以必須要盡快燒掉。

    可古時之人,乃至於到了後世,都講求入土為安,大漢子民又不是那些遊牧民族或者離經叛道的蠻夷狄戎,自然不能用火葬。

    也正是因為這個舉措,讓老百姓對蘇瑜產生了極大的怨氣,人口密集之處,情緒的傳染是極其迅猛的,這些災民很快就聯合起來抵製蘇瑜。

    而抵製蘇瑜本人,對蘇瑜的抗疫病諸多舉措,自然也就一同抵製,連同正常的賑濟工作,也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所以蘇瑜才篤定石灰一定會被卡,可當他來到現場之時,仍舊吃了一驚。

    因為堵在城門的百姓實在太多,他們甚至已經開始要對車隊動手了!

    蘇瑜也不得不硬著頭皮現身,他站在車上,用自己的身子保護這些石灰,並對老百姓進行喊話。

    不得不說,他在民間的聲望還是有的,這些百姓見得蘇瑜出現,也就沒再動手,卻如何都不準蘇瑜入城。

    蘇瑜知道百姓都是守舊的,無法像他這般開明,如果他不是接受了弟弟蘇牧的影響,或許也會跟這些老百姓一樣,對火葬產生心理抵觸。

    可在杭州之時他是真切見過這種控製疫病的方法取得了多麽巨大的成效的。

    這些百姓沒有動手拆掉車子,已經是對他蘇瑜最大的容忍了。

    他們不敢對蘇瑜動手,卻不會對車隊的那些官兵留情,這些官兵在民間的風評本就不佳,自有百姓借題發揮,衝擊這些保護車隊的官兵。

    眼看著一直僵持著,蘇瑜咬了咬牙,既然這些百姓不敢對自己動手,那麽也隻剩下一個法子了。

    他默默地跳下車子,而後掀開防潮的麻席和葛布,將極其沉重的草袋,扛在了肩上!

    是的,他要自己將石灰扛進城!

    這是怎樣一種場景?

    老百姓徹底呆住了,他們如何都想不到,堂堂父母官,竟然自己背著草袋,他可是讀書人,他可是文官,他本可以高坐明堂,動動筆杆子和嘴皮子就好了,可他卻深入民間,為賑災奔走,整個大名府都流傳著關於蘇瑜的事跡和傳說。

    而現在,這個瘦弱斯文儒雅的蘇瑜,堂堂河北東路副轉運使,竟然親自做起了賤役!

    官兵們沉默了,老百姓沉默了。

    他們看著蘇瑜艱難地扛著那一草袋的石灰,看著石灰撒滿他那洗得發白的便服,這些可是生石灰,汗水將生石灰發開,蘇瑜的脖頸和臉龐很快就燒得通紅一片!

    蘇瑜默默地走著,直到被一個人擋住了去路。

    他的眉頭緊皺,難道自己都做到這個地步了,仍舊無法得到這些人的認同嗎?

    他抬起頭來,看到一個須發花白的老者,滿身風塵與泥濘,腳下的草鞋早已破爛,身上的衣服也是贓物不堪,但卻掩蓋不住他眼中的睿智和尊威。

    那老者看了蘇瑜一會兒,便拄著自己的手杖,走到了蘇瑜的身邊,將草袋分過去了一般。

    “謝謝。”

    蘇瑜心頭溫暖,那一刻眼眶都差點濕潤了,在他的印象之中,老人都應該比較古板守舊,應該是最反對他的一批人,但又能夠起到表率作用,能夠得到這位耆老的認可和幫助,他是真心感動。

    兩人走了幾步,心情好轉的蘇瑜也是隨口問道:“敢問老丈名諱?”

    那老人帶著幾分敬意,朝他低聲答道:“老夫姓李,李綱,李伯紀。”

    沉默的人流分開一條道,一老一少,就這麽背著生石灰走過,留下一串深深淺淺的腳印,仿佛史書竹簡上的鐵劃銀鉤。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