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七十八章 全麵戰爭的開端(2/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048更新時間:2022-06-23 10:06:04

    但蘇牧的目光異常堅定,不容置喙,劉光世早領教過蘇牧的智謀和本事,也因為不聽蘇牧的計策而吃過大虧。

    此時劉光世挺身而出,欣然領命,也不再耽擱,拿著蘇牧的軍令便出去整頓兵馬,沒過多久就帶著隊伍出營了。

    本以為蘇牧的分兵計劃就此結束,畢竟這一千騎兵實力不弱,對本部大軍的戰鬥力有著不小的影響。

    然而蘇牧再度拿出軍令狀來,他竟然還要分兵!

    如今的局勢是大焱三麵臨敵,西北與正西有西夏的黨項大軍,北麵有蒙古部族,而東北及正東則是金國的女**騎,在兵力上已經捉襟見肘,唯一的優勢就是有後遼在正北麵頂著。

    在大戰略層次來說,大焱應該將主力都集結在大定府,撐在遼人的背後,與遼人相互依靠,這才是正確的策略。

    這也是蘇牧最早在朝堂上提出的戰略,是樞密院和兵部諸多朝廷官員經過無數次討論,才做出的決定。

    雖然蘇牧是一軍主帥,但也必須堅決執行,雖然監軍梁師成已經是蘇牧的人,但朝令夕改,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事情,能避免還是要盡量避免的吧。

    然而蘇牧就是這麽做了!

    西夏李良輔的舉動,仿佛推倒了蘇牧心中的多米諾骨牌,使得他不斷做出一項項決策,劉光世分走了一千精騎之後,蘇牧決定將楊可世也派出去!

    這一次的目標是出古北口,過析津府,繞過萊州,駐守錦州!

    戰前分兵乃是兵家大忌,蘇牧已經犯了大忌,而無論是劉光世帶走的精騎,還是楊可世手裏整個大焱唯一一支重騎,都是以衝鋒陷陣見長,防守並非他們的強項,為何要讓他們去協防?這又是另一個大忌了!

    前番也分析過,騎兵的作用是衝鋒,並非趕路行軍,若用平均速度和時間來計算,當路程超過一百裏之後,其實步卒的平均行軍速度和抵達目的地的總用時,其實已經跟騎兵相差不多。

    因為騎兵需要愛惜戰馬的腳力,即便是緩行,馱著騎兵的戰馬也需要隔三差五停下來歇息,否則就會損耗戰馬的腳力,得不償失。

    而戰馬還需要長時間補充體能和腳力,步卒的速度或許不如戰馬,但他們更加耐久,補充體能也比戰馬要迅速太多,這就造成了一個看似矛盾其實合理的情況,長途行軍,步軍其實比馬軍要更快,或者說步軍比馬軍使用的總時間,要更短!

    從幽州到錦州,楊可世又是重騎,這顯然有些太勉強,太讓人摸不著頭腦,不像運籌帷幄,更像紙上談兵的書生來實際操作!

    蘇牧此策一出,除了孫金台仍舊高坐不驚之外,其餘人等紛紛議論開來,劉延慶王稟等老將更是出列反對。

    然而楊可世卻如同劉光世一般,沒有半句反駁,欣然領命而去!

    蘇牧的策略已經非常讓人不理解,劉光世寧願放著老子劉延慶的眼光暗示不去管,也要堅決服從命令,這就已經讓人有些看不透了。

    可像楊可世這樣的老將,先前在大焱軍裏出了名的倔牛,竟然同樣對蘇牧言聽計從,這就讓人感到極其迷惑了。

    楊可世是韓世忠嶽飛等青壯派沒有崛起之前,童貫和種師道麾下最硬氣最鋒銳的“前青壯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