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一十八章 萬人敵(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082更新時間:2022-06-23 10:06:19

    這是楊可世和劉光世出兵遠征之後的第一次見麵,也是他們第一次在戰略上發生爭執。

    發現金帳汗國的大軍,對於楊可世和劉光世而言,都是激動人心的,雖然他們是來送死的,但卻證實了蘇牧先前的所有預測。

    如果能夠阻攔這支大軍,那麽他們的遠征,他們一路上所受的苦難,都是值得的。

    他們苦苦追尋和等待的,就是這一戰。

    可在這一戰即將來臨的時刻,劉光世和楊可世卻發生了分歧。

    劉光世認為,從種種跡象來看,都足以證明,這支大軍就是蒙古部族的主力,一旦他們南下,所帶來的災難是無可估量的。

    而他們也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大軍的補給問題。

    現在他們領先於這支異族大軍,而且以他們的行軍速度,擁有馬匹的先天優勢,隻要他們願意,今後一樣能夠領先於這支大軍。

    如果他們選擇放棄突襲阻擊,而是化整為零,將大軍四處散開,將他們的補給點全部端掉,那便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即便金帳汗國的大軍能夠強撐著穿過大漠,也勢必死傷慘重!

    然而楊可世卻認為,他們都是重騎,想要找到敵人的補給據點,又能夠快速集結兵力來消滅據點,就必須丟棄重鎧,而追求速度。

    這樣就失去了阻擊大軍的能力,再者,他們雖然在路程和速度上領先,卻需要漫無目的四處搜索,而敵人目標和路線都極其明確,很快就會將差距拉近彌補回來。

    即便他們能夠摧毀一兩個據點,也不可能將沿途所有據點都毀掉,而且他們也不知道敵人擁有多少個據點。

    另一方麵,他們的目標太大,很容易被敵人發現,到時候沒有成規模的重騎兵,根本就無法抗衡敵軍,如此一來,隻能得不償失。

    劉光世和楊可世的分析都很有道理,因為這個過程充滿了變數,這種不確定性,會帶來難以預測的變化,也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出現。

    站在軍士的立場,劉光世的策略顯然更得人心,因為散開尋找敵人的據點,消滅據點,都要比自尋死路一般衝撞三萬步軍要好。

    他們可以拖延,可以讓敵人不戰而走,還能夠通過這些據點,獲得補給,全身而退,而敵人隻會被拖垮,要麽撤軍,要麽死在大漠裏頭,即便能走出大漠,軍力也會被損耗絕大部分。

    而楊可世卻認為,第一個據點被破壞之後,敵軍就會警覺起來,會加快速度派人保護第二個第三個,甚至後麵的那些據點。

    他們不像無頭蒼蠅一般的友軍,他們的目的地非常明確,而且極有可能在第一時間就派出大量斥候,一旦發現他們的蹤跡,想要再對據點下手,就會變得很困難了。

    楊可世和劉光世確實占據了速度上的優勢,在路程上也領先了一天,但他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去搜索據點,還要來回傳遞情報,集結軍隊去摧毀據點。

    所以在第一個據點伏擊敵軍,才能對敵軍造成最大的殺傷,而且還能夠重挫他們的士氣,即便他們接下來能夠順利抵達第二個據點,得到補給,那股士氣已經被挫敗。

    爭論最終陷入了僵局,因為無論是楊可世還是劉光世,都有著不可辨駁的理由。

    楊可世是老將,他知道這種分歧會給軍隊帶來何等樣的內部變化,再者,劉光世的選擇顯然更加符合軍士們的需求,一旦決策上的分歧傳到軍士耳中,很容易會引發嘩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