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下(3)(1/4)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11402更新時間:2022-06-28 08:27:54

    李延平的反對在楊震意料之中,這場即將展開的無論針對那一路日偽軍都是實力懸殊的戰鬥,以李延平曾經吃過大虧的性格來說,提出反對意見也是正常。李延平的反對,讓楊震將目光投向了聽罷楊震想法之後,一直沒有出言的郭炳勳。

    接收到楊震投遞過來的目光,一直打量地圖的郭炳勳遲疑了一會後,笑了笑道:“團長,我想你心中已經有了戰鬥方案,還是先講講你的想法,我們一起商議一下。總指揮也在這裏,我們也聽聽他的意見不是。很多時候,薑還是老的辣。”

    對於郭炳勳的回答,楊震微微一笑道:“老郭,我知道你的心中已經有了想法。你是參謀長,戰鬥策劃本身就是你的職責所在。正所謂兵鋒未動,謀劃先行,還是你先說說。”

    對於楊震的堅持,郭炳勳也沒有在推脫,直接指著地圖道:“西路日軍看似孤立無援,但其行動的特點,決定了他絕對不會真的孤軍深入。從李明瑞的通報與郭大春的口供來看,西路日軍不僅承擔著由北向南的清剿,而且應該還承擔著封鎖敦化與寧安交界,切斷我軍必要時候北上的任務。”

    “表麵上看西路日軍孤軍進入深山老林,但他的孤軍隻能說相對的,而絕非是絕對的。我們不能將眼光隻放在西邊。與西邊的日偽軍實力相比,我們更應該將他們獲得增援的可能放在東邊。”

    “西路日軍雖說是完全進入原始森林,但他的補給渠道絕非艱難。從沙河子到光禿山這一路表麵上看都是深山老林,但他們這一路卻是河流縱橫。”

    “從李明瑞發來的情報來看,石頭河上遊與海浪河上遊隻不過是一山之隔。雖說上遊河流水淺,無法承擔補給任務,但冰封以後,卻是一個很好的路標。而且,行走北滿地區冬季常見的馬拉爬犁絕對沒有問題。”

    “還有一條,他們這一路通過與海浪河同樣距離並不遠的阿爾站西河上遊可以快速的獲得鏡泊湖地區的日偽軍的增援。這個季節,通過冰封的牡丹江與鏡泊湖以及阿爾站河,日軍增援速度不會太慢。要知道,這個季節中這些河流的中下遊冰上行駛汽車絕對沒有任何問題。所以我認為我們絕對不能打西路之敵人。”

    “日軍這麽部署,肯定是有後手。甚至西路之敵就是日偽軍給我們設置的誘餌,引我們主動出擊的。若是沒有一定的依仗,以日軍的謹慎性格來說,不會將一千多日軍正規野戰師團投入這深山密林之中。”

    “我們現在的確切位置小鬼子的確不知道,但對於我們部隊的人數,我想這些鬼子還是大致能猜測出來的。因為我們在阿城、五常地區攻打集團部落的時候,已經暴露了我們大致的實力。而且,以小鬼子對哈東地區的控製程度來看,我們雖然已經銷毀了其所有戶口等資料,但招了多少新兵,我想他們心中大致有一個數。”

    “按照我對日軍的了解,在真正全麵了解我軍的實力之前,小鬼子不會草率的拿一千人做賭注。這裏不是四戰之地的徐州大平原,也不是九一八事變後,一盤散沙,各自為戰被其滲透的極深的東北,而是山高林密的張廣才嶺。”

    “小鬼子性格在大事上雖然敢賭、敢做,但他們卻從不蠻幹,著眼點一向很準,所有的行動都是有極強的情報做依據的。謀而後動,是其慣用的手段。尤其在細節上更是謹小慎微。”

    “九一八事變,與其說是幾個關東軍參謀的蠻幹,但若是沒有強大的情報做依靠,沒有對東北軍內部滲透之深,以及南京國民政府對日態度的了如指掌,我想那幾個參謀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冒著挑起世界大戰的危險去做。”

    “我記得在徐州會戰的時候,曾聽中央軍的一個搞情報的人說過,在抗戰全麵爆發之前,小鬼子對國軍各派係少將以上的軍官的性格,指揮風格,甚至各派係與國民政府的關係都調查的一清二楚。”

    “各派係部隊的實力,武器裝備情況,甚至比作為統轄一國軍政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還要清楚。正是有了這個依靠,他們才敢以小吞大,全麵挑起中日戰爭。於細節之處決定成敗,這就是日本人的性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