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七章 輝煌的開端(5)(1/4)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11194更新時間:2022-06-28 08:28:05

    楊震並沒有將戰術協同演練與步炮協同訓練放在一起,而是分別進行。在頭兩天,步兵分別進行營團級戰術演練,而炮兵則進行實彈訓練。第三天,才是真正的步炮協同訓練。

    都說新兵怕炮,老兵怕機關槍。為了訓練部隊,在炮兵實彈射擊的第一天,楊震專門在作為炮兵靶場的那個山頭之下修建了一條戰壕,其中還瓦上了防炮洞。所有參訓人員,包括自己,就隱蔽在壕溝之中。當實彈射擊開始,全部的幹部、戰士都在一起體會著各種不同炮彈,甚至幾個跑群的炮彈砸在自己腦袋上的感覺。

    三七速射炮、七十毫米迫擊炮、九十毫米迫擊炮、七十毫米步兵炮、七五毫米山野炮。當各種炮彈落在自己腦袋上時帶來震撼,除了那些在戰場上享受過日軍這種待遇的戰俘出身的人之外,其餘無論新老兵,都被狠狠的震撼了一把。等炮聲落下之後,很多人都是靠著別人的攙扶才走出防炮洞的。

    楊震給他們帶來的震撼還不僅僅是這些落在腦袋上的炮彈,更震撼的事情還在後邊。為了避免機槍帶來的恐懼,就在帶領部隊體會了一把炮彈在腦袋上爆炸恐懼的當晚。在炮兵夜間訓練的時候,用從日軍倉庫帶來的鐵絲網,在地上設置了一個匍匐訓練場。

    所有的人,不管新老兵都要從這個長三十米,寬二十米的,距離地麵不過半米高的鐵絲網下匍匐通過。而在他們的腦袋上,是數挺不停的噴著火舌的重機槍。這些重機槍上的全部都是實彈。這個訓練項目,楊震親自抄刀上陣,擔任機槍手。

    這些訓練,實際上對於那些入伍才一個月,摸槍的時間甚至更短一些的新兵來說,可以用殘酷兩個字來形容。但郭炳勳知道,楊震這麽做也是逼不得已。時間太短了,這些新兵根本得不到充分的訓練。

    戰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哪怕一點點小小。一旦這些新兵到了戰場之上,被日軍密集的槍林彈雨給嚇垮了。現在對他們殘酷,也就意味著他們更有可能在戰場之上存活下來。最起碼這些新兵不會認為自己的雙腿永遠跑的比子彈與炮彈快,而像一個無頭蒼蠅那般到處亂竄。

    當初製定這個訓練計劃時,幾乎所有的人都反對,都認為是在拿戰士的生命開玩笑。尤其是總指揮,更是堅決的反對。第一個科目,那些與使用的火炮同樣都是嶄新的炮兵,哪怕有一發炮彈打歪了,落到戰壕裏麵,恐怕都要死傷一片。

    第二個科目,隻要有一個戰士受不了驚嚇,站起身來,就會被密集的彈雨打成蜂窩煤。在總指揮看來,這種訓練純粹是在拿戰士的生命開玩笑。就算非得用這種辦法,但也可以使用空包彈。沒有空包彈,這種訓練完全可以停下來,采取別的方式替代。

    但在郭炳勳的支持之下,楊震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意見。用他的話說,我寧願戰士們死在訓練場上,也不願意在戰場之上因為他們的出現某種狀況而帶來更多的死傷。

    訓練場上出意外,還可以補救,死的也許是一個人或是幾個人。但真的到了戰場之上,一個人的疏忽會危及到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甚至會導致整個戰鬥的失敗。補救都無法補救。

    而郭炳勳支持楊震的想法是因為他參加過娘子關會戰與徐州會戰,對日軍空地一體化,上有飛機,下有重炮的火力打擊威力深有體會。更知道日軍炮火的威力以及殺傷力。

    更曾親眼見過一些部隊不是被打垮的,而是被日軍地空火力硬生生給炸垮的。尤其一些裝備低劣,訓練不足的雜牌軍,在地空火力打擊之下,傷亡是最大的。

    戰鬥之中,那些久經戰火的老兵大多都能生存下來。而真正損失的大部分都是那些初上戰場的新兵。隻有經過必要的考驗,他們才能在戰場之上生存下來。在郭炳勳的堅持之下,楊震這個訓練計劃還是得以實施。

    實際上對於戰術訓練,楊震與郭炳勳二人可謂是極不滿意。不要說營團作戰,就是最基本的班排戰術協同,都讓二人感覺到很生氣。包括三個團長在內的所有營團幹部,幾乎被批評了一個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