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戰序幕(1/4)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9098更新時間:2022-06-28 08:28:50

    隨著鬆花江汛期的逐漸過去,隔江對峙的雙方大戰之前的小動作日益頻繁起來。麵對日軍集中的兩個師團以及大量的偽滿軍的情況,,楊震將三個補充團全部打散補充到三個主力團與分區部隊中。

    每個軍分區基幹團除了原有部隊之外,又整建製的調入一個補充營。兵力總數達到了一千八百人。同時各縣也組建了縣大隊等地方武裝。

    而三個主力團隨著總人數達到兩萬的三個補充團的調入,兵力也急劇擴充到了萬餘人。由於現有編製已經無法滿足部隊現狀,在幾次商議後,楊震決定將三個主力團擴編成三個主力旅。每個步兵旅轄兩個步兵團、一個隻有骨幹與幹部的架子團,山炮營與一百二十毫米重迫擊炮營各一個。

    各團原有建製則不變,隻是增加了一個六挺製的高射機槍連和一個狙擊手排。而軍區則利用這段時間生產出來的一百零七毫米多管火箭炮組建了一個三十六門製火箭炮兵團。與原有炮兵團的野炮營,加上庫存的野炮組成軍區直轄炮兵。

    盡管楊震想給每一個旅都組建一個多管火箭炮營,但受製於火箭彈的生產能力,也隻能優先組建軍區直屬炮兵團。為了在生產能力有限的情況之下,保障軍區直屬火箭炮團的彈藥供應能力,在八月末,楊震從貸款中拿出很大一部分,專門從江北緊急訂購了三千發火箭彈。

    在自身即便加班加點生產,也隻能維持一個團三十六門多管火箭炮彈藥供應的的情況之下,各旅的直屬火箭炮營,也隻能等以後生產能力上去了再說。

    三個旅的旅長、政委由原有各團團長、政委直接升任。在裝備與兵員全部補足後,楊震的第一句話,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部隊磨合完畢。限於局麵的緊張,楊震隻給了幾個旅長、政委一周的時間磨合部隊。

    同時為了保障兵力數量,尤其是補充兵員,楊震在依蘭的移民中以及蘿北、鶴立、湯原、綏濱等在自己控製區內采取了普遍義務兵製。五丁抽二、三丁抽一的辦法,以最快的速度擴編了六個每個兵力達到二千的獨立團。

    當然在老百姓普遍拒絕當兵的情況之下,楊震不可能按照國軍的慣例,尤其是雜牌軍在前線補充兵力的辦法。調兵圍住一個村莊,機槍一架,所有適齡的人軍裝一換,就全部拉走的那一套強行去抓丁。但在兵員征召困難的老祖宗的辦法還是不能不用的。

    除了所有政工人員全部被派出去征兵,宣傳保家衛國,離土不離鄉的概念之外,楊震還出了一個極損的招。找一間屋子,燒上一鋪大炕,所有的年輕人都被召集到炕上開會。受不了的一站起來,馬上紅花帶上宣布光榮一個。

    八月份正是暑伏期間,就是光膀子都嫌熱的季節,長時間在燒的通紅的炕上,誰受得了。沒有半個小時,開會的全部統統自願了。隻是這個辦法用過一次後,再召集開會,卻是無論地區幹部怎麽勸說,死活沒有人願意去了。

    直到後來各項優撫政策落實到了實處,當兵走的人家優撫糧按月發放不說,數量與質量也絕對都是一流。每個月每家還發給三斤肉、一斤糖。分地的時候,軍屬優先挑選好地,配給的牲口都是最好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