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一章 血戰的開端(1/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6386更新時間:2022-06-28 08:30:07

    柳一虎一邊和馮海山鬥嘴,卻沒有放棄仔細觀察敵情。等日軍衝鋒的散兵線,已經接近自己規定的火力打擊範圍,才停下來與馮海山的鬥嘴。幹淨利落的拿起送話器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對於柳一虎的戰術安排,之前與他有過激烈爭吵的馮海山卻是並未插手。馮海山為人脾氣雖然有些火爆,但屍山血海衝出來的他,卻是精明的很。

    當年能在馬家軍嚴密的搜捕之中,帶著一看就是馬刀劈的刀傷,滿嘴顯眼四川話。從河西走廊最西端的祁連山,穿越了整個河西走廊。雖說是一路討飯回延安,但把傷養好了不說,還沒有遭太多罪,倒也能說明這個家夥有點鬼道。

    的確他之前的爭吵是為了自己說了算,但有一點他卻不否認。他知道,裝備變了,形勢變了,自己之前在十八集團軍中慣用的那套的戰術不一定適用了。該學的地方,還是要學的。這一點,他很有自知之明。

    所以在柳一虎在戰鬥打響後,沒有征求他意見,便強行按照自己的意願布置戰術。他也沒有如之前那樣強烈的反對,因為他要學習。實際上在看到柳一虎在布置火力的時候,他一眼就看出這些機槍數量雖然不多,但火力設計的極為刁鑽。

    不僅將有限的機槍布置成交叉火力,而且射界幾乎覆蓋了整個正麵,幾乎沒有留下一點射擊死角。如果他們在這裏駐守已經幾天了,對地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將火力點布置成這樣不稀奇。

    但是從寶清縣城出來,到這裏還不到三個小時,居然能在一邊與自己爭吵時,一邊還能將地形看的這麽仔細。並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成這麽幾近完美的部署,沒有一定的本事是肯定不行的。

    馮海山到達東北後,看到那場紀錄片後發現自己即將接觸的是一個全新的作戰模式。之前在十八集團軍那種作戰模式,很明顯已經那個不適應眼下的情況了。自己如果不想被淘汰,就隻能根據形勢與環境的變化,抓緊時間學習,盡快的融入到這支部隊中。

    說實話馮海山在看完去年秋季戰役中那場紀錄片後,心中可謂五味雜陳。多年來缺槍少彈,隻能采取遊擊戰術與日軍作戰。彈藥不足,部隊訓練隻能盡量壓縮實彈訓練,以白刃戰為主。

    為了消滅一個日軍,要付出一倍甚至幾倍的代價。三槍土八路,這是日軍對十八集團軍的蔑稱。打一場戰鬥隻發給五發子彈,開三槍就要發起衝鋒。要是不能盡快的解決戰鬥,就隻能撤退。彈藥與裝備嚴重缺乏,這也是十八集團軍除了頭兩年之外,就極少打大的戰役的原因。

    可到了抗聯之後,原本以為孤懸東北處於無後方作戰的抗聯會比十八集團軍還艱苦,形勢還要惡劣,裝備還要低劣的馮海山才發現這邊的情況簡直與自己想象的天差地別。關內部隊缺槍少彈,這邊不僅彈藥充足,裝備齊全,火力配置與日軍相差無幾。除了沒有坦克、飛機之外,甚至在某些方麵還要過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