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40章 不甘心的楊震(1/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6514更新時間:2022-06-28 08:31:13

    不過楊震雖然不同意全部按照蘇聯人的要求,轉讓蘇聯方麵急需的機器設備。但是同意可以將美國人提供的技術資料全部轉讓給蘇聯方麵。如果美國人提供的技術方麵,含有軍工技術的話,抗聯可以與蘇聯方麵分享。

    楊震在心中一向認為,對於自己既利用,也更加防範的美國人,不會輕易的轉讓最新的軍工技術,尤其是航空技術。就像是一年後,對蘇聯人一樣。一向隻提供二流的航空裝備,而始終拒絕提供一流的裝備。

    比如在戰鬥機方麵,隻提供P三九、四零式戰鬥機。卻始終拒絕提供性能最佳的野馬式戰鬥機。而無論斯大林如何的要求,美國人除了中型轟炸機之外,一直不肯提供其大型的四發轟炸機。即便在最新型的B二十九轟炸機服役後,也拒絕提供B十七等已經成為二流的轟炸機。

    出於某些方麵的考慮,即便自己沒有仿製能力。但美國人會對自己在技術轉讓以及提供的各種設備方麵也會保留一手。這種情況之下,蘇聯人竊取的技術情報應該也會很有限。而在自己目前又不能得罪蘇聯人,也隻能同意他們的部分要求。

    隻是後續的發展,楊震也沒有預料到。當珍珠港事變爆發後,為了能削弱日軍戰爭潛力,美國方麵不僅同意了支援抗聯一批航程直達日本本土的B十七轟炸機,還轉讓了B二十四轟炸機和C四七運輸機的全套技術。

    但是對於楊震提出的P三十八戰鬥機和P五十一戰鬥機的技術,美國人最終還是拒絕了。甚至連實體機都沒有提供。對發動機技術的轉讓,尤其是大功率發動機的技術,也是始終留有一手。

    隻不過讓小看了中國人山寨能力的美國人也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幾年即合作又勾心頭角的盟友關係中,中國人還是利用美國的援助以及與蘇聯人的交換,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軍工體係。

    甚至在抗戰結束後,抗聯以美國在以東北為根據地對日轟炸時唯一遺留下來,因為飛行員陣亡,而一直沒有找到的,而沒有像其他因為戰損無法修複的飛機一樣被炸毀。迫降在長白山林區的一架B二十九重轟炸機為基礎。

    在抗戰勝利兩年後,便複製出了這種集活塞發動機時代。各項航空技術之精華的性能最優良的轟炸機。並以這種被命名為白頭鷹二號飛機的碩大機體為基礎,研製了種類繁多特種飛機。

    當然這是後話,而現在楊震基於寧殺錯,不放過的原因。楊震立即會同軍區政委李延平一起,在經過整整三天的艱苦談判後,與蘇聯方麵達成了一向最新關於分享美國科學技術的協議。

    在這份協議之中,抗聯同意蘇聯方麵參與的對美國提供的機械設備的研究。如果美國向抗聯出售軍事技術,蘇聯方麵有權利要求分享。如果抗聯自行設計出新式的武器裝備,蘇聯方麵在認為自己也需要的時候,抗聯必須優先轉讓給蘇聯方麵。

    而蘇聯方麵則答應在明年年中之前,協助抗聯建設一個飛機聯合生產廠。並無償全套轉讓米格三戰鬥機、DB三轟炸機最新型號伊爾四轟炸機,以及其所使用的發動機全套生產技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