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44章 趕鴨子上架(1/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6632更新時間:2022-06-28 08:31:14

    實際上楊震逼著熊大縝,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軍工部人才奇缺的現狀他不是不知道。全軍可以搞技術的人員,加在一起還不到二百名。即便加上軍工廠的技術工人,也不足三百人。

    這個數字對目前兵力已經達到了幾十萬的部隊來說,幾乎可以用杯水車薪來形容。而且僅有的這幾百人中,專門搞軍工設計出身的人幾乎沒有。少量的兵工廠技師,大部分也都是搞槍支的。讓他們造高射炮,的確有些強人所難了。

    熊大縝是清華畢業生不假,可他是搞物理的。作為中國研製紅外成像技術的第一人,你讓他研製一下紅外夜視儀,或是電台一類的電子產品倒是靠點譜。你讓他去造大炮,可就有些趕鴨子上架了。

    但作為軍工部長,楊震在麵對部隊急需的反坦克和防空裝備。尤其是防空作戰將會在今後很長時間之內成為部隊麵臨的主要作戰模式的嚴峻情況之下,就隻能逼著他想辦法。就算趕鴨子上架,也要趕。

    對於楊震來說,這兩種武器,已經成了他心頭的一塊難題。蘇聯進口的那些三七反坦克炮,是打掉一門損失一門。而隨著日軍坦克技術的發展,三七反坦克炮這種小口徑戰防炮的威力也越來越有限。

    此次作戰,在麵對日軍新式九七式坦克時,就已經表現出力不從心的感覺。麵對日軍新式坦克,隻能在極近的距離才能摧毀。往往是自己還未能打掉日軍的坦克,首先被日軍坦克上的四十七毫米榴彈炮給敲掉了。

    此次作戰在一場戰鬥之中,曾有過一個團在麵對日軍一個坦克聯隊時,半天損失掉整個旅的所有反坦克炮的記錄。日軍九七式坦克上的四十七毫米榴彈炮,穿甲威力雖然不怎麽樣,但是在這種三七反坦克炮的有效射程之外,打掉一個沒有永備工事掩護的反坦克炮陣地還是輕而易舉的。

    而且部隊在作戰之中,尤其是在對遍布整個東北的日軍要塞群的攻堅中也急需一種輕便的直瞄火炮。在一些複雜地形,在中型口徑加農炮運動困難的情況之下,僅僅依靠反坦克火箭筒的威力,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在缺乏小口徑加農炮的情況之下,生產自己熟悉,而且結構簡單的無後坐力炮,也成了楊震當務之急的一種替代品。而且無後坐力炮的性能本身也很優越,其多用型和威力還要超過火箭筒。而且結構簡單、生產方便,很適合目前楊震所部軍工發展的現實。

    相對於還有火箭筒可以暫時使用的反坦克武器,隨著解放區的大城市越來越多,後續軍工生產規劃已經逐步開始展開,以及戰鬥的規模也越來越大。輕便型的高平兩用武器和大口徑的防空火炮的缺口的嚴重性,也日益顯現出來。

    而目前部隊主要的防空裝備十二點七毫米高射機槍,在麵對日軍大機群作戰時候,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其射程與威力,雖然在麵對日軍戰術飛機的時候,也勉強夠用。但對於日軍進行戰略轟炸的中型以上戰鬥機,卻是在射程和威力方麵都顯得過小了。

    雖說蘇軍已經答應出售部分高射武器,但是三七高炮性能讓楊震並不是很滿意。而八十五毫米高炮,雖然炮彈的威力巨大,而且性能也算可以。但是卻有些過於笨重,相對野戰來說,更適合要地防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