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2/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6662更新時間:2022-06-28 08:31:24

    “將軍石一線一旦失守,我軍將麵臨被日軍分割合圍的危險。正是將軍石一線過於重要,所以我才將全軍戰鬥力最強的一旅放在將軍石一線,同時采取了節節抗擊,最大削弱日軍的兵力,以便最後的阻擊戰進盡可能的爭取最多的時間。”

    “當時我們的部隊人數雖然與參與進攻的日軍兵力大致相等,但是我軍的火力,除了重炮和坦克、飛機之外,一般的火力配屬,尤其是步兵的火力並不遜色日軍。部隊輕重機槍、山野炮的數量齊全。最關鍵的是彈藥儲備足夠維持一場大戰的。”

    “我們在群策山日軍秘密軍用倉庫內,繳獲了大批的日式裝備。尤其是日軍儲備的大量火炮和炮彈,足夠使得我們在單一戰場上,基本的火力單元能夠壓製住日軍。當然這個前提是嚴格執行火力集中的戰術。”

    “而在單兵素質暫時還無法超過日軍的情況之下,我們想盡辦法采取了專門針對日軍的弱點進行針對性訓練的方式,使得部隊各級指揮員對日軍在作戰之中的弱點,基本上都已掌握。也正是有了這個資本,我才下定決心打這一仗。”

    說到這裏,楊震頓了一下苦笑道:“老總,其實當時我們運用的戰術,就是當年中央紅軍反圍剿時采取的誘敵深入,采取機動設伏。集中優勢兵力、火力,殲敵一部的戰術翻版。隻不過根據對手的不同,以及環境的不同,采取了一定的調整而已。”

    “整個戰役之中,實際上壓力最大的是我這個指揮員。因為當時的局麵是,如果這次會戰能夠取勝,我們可以得到自己急需的物資。如果失敗,在日軍重兵合圍之下,恐怕連回到深山老林中打遊擊也沒有機會。”

    “北滿與關內不同,不僅我們的工作基礎薄弱,原本抗聯建設的少量基層組織早已經被破壞餘燼。而且由於人口稀少環境相對惡劣,加上日軍實施歸屯並戶,利用各種日偽組織對百姓實施監控,對糧食以及其他物資實施嚴密的控製。”

    “我們當時麵臨的情況可以用七無來形容。無經費、無兵員、無糧食、無根據地、無補給、無醫藥、無基礎。要想生存並發展,就隻能打出去。老總,北滿的山林可不是關內,上百裏沒有人煙是很正常的。”

    “都說南方三年遊擊艱苦,但當年在南方打遊擊,麵臨的最大敵人除了敵軍的圍剿之外,就是饑餓,對於氣候來說,影響不大。但是在東北,沒有棉衣冬季根本就無法存活下去。那裏是零下三十多度的酷寒,甚至遇到極寒的天氣,山裏的溫度可以降到零下四十度。”

    “南方遊擊戰爭,多是在主力長征之前的老根據地內。不僅有著熟悉的地理環境,而且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但是在北滿,少數的遊擊根據地早已經被日軍摧毀餘燼。別說群眾基礎,就是很多地方連個人煙都見不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