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彌堅(1/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6654更新時間:2022-06-28 08:32:20

    說到這裏,袁父看了看楊震依舊年輕的麵容道:“你們進駐哈爾濱後,對於糧食和煤炭、棉布、火柴以及煤油,等居民必須生活物資實行統供統銷,按照計劃供應。也就是說所有的糧食和煤炭資源全部掌握在你們手中。

    “這些物資都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隻要控製住這幾樣,不出現市場斷檔的情況,就可以基本上保證不出現通貨膨脹的情況。這樣做雖說有些會傷及到民心,但是卻將控製物價最有效的資源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且雖說采取了計劃供應,但每個老百姓按照你們規定的數字,雖然不會有太多,但手中每個月還能有少量的存糧。後生可畏啊,單憑這一手,就讓想趁機搗亂的人,都無法去搗亂。”

    “楊將軍雖然年輕,但也是統兵幾十萬的一方大員。當年東北軍的少帥,也不過如此。應該知道戰爭打的是什麽,說通俗點就是鈔票。你們現在搞江北的那一套,我可以理解。在戰爭時期,將有限的資源用到軍事上,是一種無可奈的選擇。”

    “但楊將軍,我並不是以來賣老。有很多的東西,我覺得並不是那麽絕對的。有些事情,我還是事先提醒的為好。對於江北搞的那一套所謂計劃經濟,我這些年來閑暇之餘也多少有些研究。”

    “對於工業化建設,經濟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我雖然不主張全盤西化,但也不主張江北的那套體製。江北這些工業建設,與之前的沙俄相比,的確是不可同日而語。但什麽都統一在國家手中,長期以往體製勢必要僵化。”

    “所有的物資控製與調撥權,全部掌握在國家手中,產品由國家統一分配。這種做法在工業發展初期,以及戰爭時期可以采取。這種做法,可以將所有的資源和一切可以調動的資金,用於發展工業。也就是說以舉國之力,全力去辦一件事情。”

    “但長久以往,絕對不是長久之計。工廠生產多少東西,能不能賣出去,生產的東西不管多老舊,質量如何,都不用操心。那麽自然沒有人去考慮研發新的產品,改進生產質量,提高生產效率。”

    “甚至工人幹了多少活,都無人理會。幹多幹少,都是一個樣。時間長了,勢必要引起工人的懈怠。沒有人願意幹活,因為幹多幹少都是一個樣,都領那麽多的工資,工人自然也就沒有積極性。”

    “日本人雖然是侵略者,在我中華大地上燒殺劫掠無惡不作。但他們在經濟上的一些做法卻也有不少是我們可以借鑒之處。日本人搞經濟,還是有一套的。明治維新後,日本經濟雖然始終無法與歐美列強相比,但幾十年來卻將中國拉下了不止一籌,這其中的道理應該值得我們深思。”

    “以敵為師,這並不是什麽難堪的事情。早在鴉片戰爭後,滿清國門打開的時候,就有人提出師夷之計、以製夷。當時滿清政府可是剛在英國人那裏吃了敗仗,忙著割地賠款。尚且很多人都知道去學習外人的東西,更何況近百年後的我們?”

    “外人的經驗隻要與我們有利,不管是英國、美國、德國的,還是江北的,哪怕我們自己現今的敵人日本,都應該去學習。隻要對我們的發展有利,大可以采用拿來主義嗎。但學習,也要分怎麽去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