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七十四章 無意中的默契(3/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6638更新時間:2022-06-28 08:32:39

    除非調集大量的兵力,以及數量巨大,遠遠超過關東軍目前裝備數量的重炮、坦克、航空兵的全力支持。而且在切斷其全部外援,包括石油、飛機零部件所有的進口渠道的情況之下,否則單純的依靠關東軍眼下自身的實力,徹底擊敗這支反滿武裝幾乎已經沒有任何的可能。

    吉本貞一中將在報告上可謂是獅子大開口,僅僅新式戰鬥機一張嘴就要了一千架。至於其他的坦克、重炮數量,更是超過日軍的承受能力。如果要想滿足關東軍這個需要,日軍其他的部隊就什麽事情都別幹了,就老實的在哪兒呆著吧。

    沒有了與中國軍隊相比,占據絕對優勢的重武器支援,日軍在絕對數量優勢的關內中國軍隊麵前,不見打得都是目前這種占便宜的戰鬥。論步兵素質日軍固然遠勝於中國軍隊。但是數量上始終占據絕對劣勢的日軍,在一對一的較量之中可不見得占到以前那麽大的便宜。

    應該說作為日軍目前最大的戰略集群參謀長的吉本貞一中將,考慮事情還是比較周密的。在報告上,吉本貞一直言不諱的告訴東京大本營,目前對於關東軍來說,更好的辦法不是進攻而是防守。

    如果東京能夠徹底的切斷其油料以及軍工原料的進口渠道,並按照自己要求的數量調集援軍以及補充的數量絕對夠的重裝備,形成火力優勢。關東軍才有可能徹底的剿滅這支在北滿已經徹底站穩腳跟的反滿武裝。

    東京大本營對於吉本貞一中將個報告可謂是極為重視。盡管日軍高層一貫視滿蒙為其所謂的生命線,但是對於本土資源匱乏的日本來說,南洋的石油和稀有金屬,比荒涼的,除了煤炭和木材之外什麽都沒有的北滿更具吸引力。尤其對於石油資源更加匱乏的日軍來說,東南亞的石油資源誘惑力更大。

    這個報告加上四一年會戰的結果,被後世的戰史學家認為是促使日軍最終決定南下的一個原因之一。當然這個報告是後來的事情了。無論是對於關東軍總司令的梅津美治郎還是對於剛剛上任便接手了這麽一個爛攤子的吉本貞一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解決眼前的問題。

    眼前二十三師團的這個結局,對於無論是在林西的吉本貞一中將,還是遠在新京的梅津美治郎大將來說,無疑都是極為無法接受的。但出於擔心蒙古境內的蘇蒙聯軍趁虛而入的兩個人,隻能想辦法給外蒙古境內的蘇軍一個二十三師團戰鬥力依舊完整,他們想要趁火打劫根本就沒門的印象。

    東京大本營雖說給關東軍畫了一個相當大的大餅,但是在沒有實現之前,這個大餅最多隻能用畫餅充饑來形容。在諾門罕戰役嚐試過蘇軍火力優勢的關東軍也知道,時刻在暗中窺視對手的不僅僅是自己。時刻算計別人的人,總是在提防著別人算計自己。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