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二章 猶豫的不僅僅是他們(1/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6552更新時間:2022-06-28 08:33:05

    接到賀方仁與曹輝的聯名電報,馬春生也一時也多少有些猶豫。眼下炸橋,是切斷日軍援軍進入扶餘的最便捷的一個辦法。但是炸橋之後,部隊在結束整個扶餘境內戰事之後,如果南下也同時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去搭建浮橋,以及準備渡船。

    而在眼下正值汛期的情況之下,這並不是一個容易達成的事情。尤其是在眼下水量極大的情況之下,搭建浮橋根本就不可能。即便是使用渡船,在強渡的時候也帶有一定的風險性。而這裏也不像是戰役發起之初,可以利用背靠老根據地的優勢征集大量的渡船。

    在眼下的扶餘,征集渡船的難度恐怕會極大。日軍不是傻子,抗聯已經打到扶餘境內,而不去控製各個渡口的渡船,放任這些渡船不管。現在扶餘南部的鬆花江沿岸的渡船,除了江北日軍手中的之外,恐怕都集中在南岸的日軍手中。眼下征集渡船有一定的困難,如果在炸掉陶賴昭鐵路橋,南下作戰時,水量大漲的鬆花江將會是一個難以逾越的天塹。

    就在今天清晨,眼下正在中朝邊境長白山區與十二師團激戰,以牽製吉東地區的關東軍以及朝鮮軍無法西調增援中線的陶淨菲,已經多次來電告訴總部。長白山區近期的雨量極大,多次普降大雨,甚至是暴雨。

    他們作戰區域山區內的河流水量普遍暴漲,山洪頻繁爆發。部隊行軍與作戰,皆極為困難。後勤物資送不上去,前線的傷員運不下。重武器,尤其是火炮移動極為吃力。在暴雨之下,彈藥也普遍受潮,部隊的戰鬥力受到很大的影響。

    而長白山區正是第二鬆花江,也就是扶餘南部與農安、德惠交界處的所謂南源鬆花江的源頭。長白山區的天池,正是第二鬆花江的發源地。南源鬆花江幹流很大一部分流域都在長白山區。長白山區普降大到暴雨,也就意味著鬆花江的水量還有進一步上漲的趨勢。

    同時,新京地下黨組織也發來情報,新京境內的伊通河、飲馬河因為整個新京境內降雨頻繁,同樣水量大漲。作為鬆花江在扶餘、德惠境內的主要支流,飲馬河的水量大漲,也將會給鬆花江水量帶來相當的上漲。

    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在圍殲二十八師團之後,全軍想要南下進入德惠、九台,進而向新京發展。這道眼下水量不斷在上漲的鬆花江幹流,將成為一道阻擋部隊南下的天塹。而且不僅僅是影響到部隊作戰,更重要的是部隊南下之後物資的補給。

    這種情況之下,能不能保證這座鐵路橋完整在抗聯手中,對下一步的南下作戰可是相當的重要,甚至關係到部隊南下作戰的成敗。這並不是危言聳聽,相對於眼下東北主要以受到天氣影響很大,一旦遭遇大量的降水,路況就會變得極為惡劣的砂石公路為主的公路來說,鐵路運輸補充還是相當穩定的。

    但如果將陶賴昭鐵路橋保留下來,在可能的三麵圍攻之下,二十六團能夠堅守陶賴昭一線多長時間?尤其是在這個陶賴昭鐵路橋,日軍勢必會反複爭奪的情況之下,二十六團的防線一旦崩潰,危及的可是整個扶餘戰場的安危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