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一章 擦槍的命令(1/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6682更新時間:2022-06-28 08:33:27

    經過清查,林誌強才發現幾乎每個團在北上的時候,幾乎每個團私下都藏了部分輕機槍甚至是步槍。按照十八集團軍的理解,人沒有了可以在新區想辦法動員,關內老根據地也可以補充一部分新兵。但是若是沒有了武器,那就真的抓瞎了。

    關內的部隊真的是在無槍無彈的情況之下苦慣了,也苦怕了。這些他們苦心積攢下來的家底,讓他們全部上繳或是淘汰,實在舍不得。如果全擺出來,上級在補充武器的時候,也會減少配發的數量。

    所以各個團打些埋伏,趁著這次上級難得配發裝備的時候,多搞一些裝備備用,在他們大多數人看來也是正常的。誰知道下回上級配發武器,會是什麽時候。反正大多數的時間,裝備還得自己去搞。

    要知道自部隊東渡黃河進入敵後以來,這些年的發展壯大,上級能下發的武器可是有限的。彈藥有的時候倒是相互調劑的給一些,但其中很多也是根據地兵工廠自行複裝的,隻能供應步槍使用。而且很多的時候質量還不過關。子彈出槍膛之後,都是橫著飛的複裝彈藥。

    邊區造的那些一炸兩瓣,甚至丟出啞火的比爆炸的還多的黑火藥填裝的手榴彈數量倒是充足,可是威力太小。與其說是敵人被炸死,還不如說是被砸死的。四枚手榴彈捆到一起使用,還不如一枚日本造的手雷威力大。

    在得到抗聯大規模的補充之前,關內部隊真的是太苦了。按照副總指揮在與楊震商議武器分配以及運輸方案的時候,在電報上說的那樣。百分之八十的步槍因為使用過度、膛線已經磨平,口徑已鬆,射擊的準確率低的嚇人。

    全軍四十萬人,步槍連同已經報廢,但還在堅持工作的在內,也不足九萬支。輕重機槍加在一起,不足八百挺。擲彈筒加上迫擊炮,總數還達不到三百門。其中在十八集團軍之中算是炮,在日軍之中隻是最基本武器的擲彈筒,還占據了一大半。其他火炮總數加起來四十多門,但是因為沒有彈藥來源,基本上是從未使用過。

    最關鍵的是彈藥奇缺,連同補給彈藥在內,平均每支槍不足二十發彈藥,每場戰役步槍配發五發子彈,手槍三發。一場中等規模的戰鬥,輕機槍每挺彈藥不足三十發。擲彈筒和迫擊炮,每門備彈最多的也隻有三發,大多數的時候有炮無彈。

    在最困難的時候,一發日製六五子彈要用三斤糧食去換。各個部隊在戰鬥結束之後,就算打了敗仗,也得在戰鬥結束後返回原地去收集彈殼。甚至打飛的彈頭,也用磁石一點點吸出來,送交回兵工廠,以便能換回一些彈藥來。

    必要的彈藥奇缺,武器裝備陳舊、數量不足始終,重武器數量嚴重匱乏,始終是製約關內部隊無法與日偽軍正麵作戰的咽喉問題。在這種情況之下,近戰、夜戰、白刃戰,山地遊擊戰,打一把撈上就走,也成為關內部隊與日偽軍作戰的主要模式。

    有了這些經驗,各團北上之前私下打些埋伏也是普遍現象。因為誰也不知道上級下次補發武器和彈藥會是什麽時候。雖說上級在出發之前,再三強調到東北之後,會進一步提升部隊裝備等級。彈藥也會按照規定的數量,進行補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