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震重視的原因(1/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6966更新時間:2022-06-28 08:34:28

    而此刻正在與擔負指揮林西戰場內所有裝甲兵的裝甲一旅副旅長,一邊細致的觀察著戰局,一邊不住的評價得失的楊震。那有心思去管自己突然出現在這裏,會對一個副團長帶來什麽樣的衝擊。

    在讓自己的警衛排協助祁誌標清理日軍殘部後,他將眼光和心思迅速的轉移到了前麵已經與日軍接觸上的戰場。這是抗聯的坦克部隊自從組建以來,與日軍坦克聯隊一級的部隊,打的第一場正規的坦克戰。也是第一次與敵軍的坦克部隊,進行麵對麵的戰鬥。

    更可以說是自七七事變以來,在打了已經整整四年的戰爭之中,中日坦克之間第一次麵對麵的對決。之前的國民政府雖然也裝備了部分的坦克,一是數量不多,二是使用上與日軍同樣存在著不小的誤區。

    再加上中國軍隊的坦克,在戰場上早早的不是因為在運用上的錯誤損失餘燼,就是在撤退的途中因為油料補充不上而被拋棄,以及有些刻意保存實力的舉動。所以即便是在投入力量最多的淞滬戰場上,雙方的坦克基本上沒有照過麵。所以此次在十二吐一線的激戰,完全可以說是中日戰場上的第一次坦克對決。

    所以對於這場戰鬥,楊震可謂是相當的重視。甚至不惜在戰局已經進入關鍵節點的情況之下,親自趕到十二吐一線觀戰。不過楊震雖然趕到十二吐一線,但並未參與實際指揮。而是就在一邊觀察戰局,具體指揮還是由裝甲旅的那個副旅長負責。

    自己在兵力占據優勢,裝備上的優勢更非日軍可以相比的。此戰雖說是東北戰場上首次中日之間的坦克對決戰,但是雙方的實力對比還是有一定差距。雖說損失不可避免,但是楊震認為這是一個鍛煉部隊的難得機會。

    盡管楊震也清楚,受製於國力和作戰思維的不同,日軍的裝甲兵規模遠遠無法與歐洲國家相比。但是在本土擁有設計、生產能力,雖說性能與西方列強有一定差距,但是完全可以立足自身生產的情況之下,日軍隨時可以大規模的擴充自己的裝甲兵部隊。

    這次遭遇的是日軍的一個坦克聯隊,下一次可能遭遇的就是兩個,甚至更多的日軍坦克聯隊。而訓練場上的訓練永遠隻是訓練,代替不了真正的實戰。隻有在戰場上與日軍坦克部隊打一場真正的實戰,部隊才能真正的成長起來。更能檢驗出自己部隊身上還有哪些缺點,以便更好的改進戰術。

    雖然楊震也知道,在東北戰場上,甚至整個中國戰場上,受製於雙方實力的對比,像蘇德戰場上那樣大規模的坦克戰幾乎沒有爆發的可能。作為一個資源貧瘠的島國,在軍隊建設與發展上,日本人注定了隻能以海軍這種吞噬金屬的巨獸為主。

    而陸軍的發展,永遠都隻能放在第二位。就算日本人拚了老命,他們生產的坦克數量也不會太多。別說是蘇德戰場上的那樣大規模坦克會戰,就是進行裝甲師一級的坦克會戰,都不會太容易。

    即便是在不遠的將來,兩軍可能在戰場上進行的坦克會戰規模,恐怕更多的還是聯隊一級的,最多也就是日軍所謂的旅團規模一級的。在這種情況之下,在十二吐一線的這次日軍聯隊一級,抗聯加強營一級的坦克戰,對於抗聯的裝甲兵來說是無疑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