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零一章 實戰化的裝甲兵指揮學校(2/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7046更新時間:2022-06-28 08:34:29

    “相對於裝甲薄弱,越野能力很差的輪式BA係列裝甲車,BT係列坦克無論是在防護力上,還是行進速度上都好於這種裝甲車。所以我個人感覺,我們是不是可以用手頭現有的BA裝甲車改裝成帶有一定作戰能力的裝甲運兵車,或是我們在這種裝甲車的基礎上,自己研製一種履帶式的裝甲運兵車?”

    “咱們軍工這兩年有了很大的發展,設計、生產了新式高射炮和新式小口徑直瞄火炮等多種新式火炮,還有自動步槍、通用機槍等新式的輕武器。我認為,在現有的蘇製坦克或是日軍九七式坦克地盤上,研製一種裝甲運兵車。或是用BA裝甲車發展一種輪式裝甲運兵車,這個能力我們還是有的。”

    對於王子陽的這些建議,楊震聽的很仔細。對於他前麵的想法,雖說這個副旅長沒有明白自己設定的這個編製苦心,但是他能看出這一點,就已經很不錯了。說明他的眼光,還是很廣闊的。沒有僅僅局限在自己和日軍身上。

    雖然隻是一個主管裝備維修、保養和後勤的副旅長,但他的思路很開闊,想問題也是很仔細。並沒有把自己的思維,局限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這個人想的很長遠,對事情也知道去琢磨。

    他說的沒有錯,一個坦克以及裝甲車輛編製在三百多輛的合成裝甲師或是坦克師,的確是除了直屬部隊之外,一般都是編成兩個坦克團或是裝甲團的編製。像抗聯這樣旅隻轄一個坦克團,便裝備了三百輛坦克、裝甲車的確有些規模過於龐大。這在全世界的坦克團之中,恐怕也是編製最大的。

    但是當初之所以這麽考慮,固然與坦克、裝甲車的實際數量不足,在主要的突擊方向要盡可能的集中兵力和裝備的思路有一定的關係。不過這個原因隻是其中的一部分,絕對不是全麵的。

    之所以搞出眼下這個規模龐大的編製坦克團,與目前集中在西滿戰場上的兩個裝甲旅的自身地位也是有一定關係的,而且這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因為在楊震的考慮之中,這個兩個裝甲旅相當於全軍的裝甲兵指揮學校,是要為全軍裝甲旅培養指揮幹部的地方。

    這兩個裝甲旅的編製搞得這麽大,就是利用兩旅作為西滿戰場上的主要突擊力量,積累大兵團坦克作戰的經驗。從而利用此次實戰檢驗和考核一批軍事過硬,指揮能力突出的指揮員,為將來的擴編做準備。

    此次會戰是裝甲兵擴編以來,第一次大規模出擊,對於楊震來說考慮的很慎重。因為目前所有坦克部隊的指揮員,都是由步兵、炮兵,甚至騎兵改行的。這些人指揮原來老部隊的一個連、一個營,甚至一個團都沒有問題。但是能不能指揮一個坦克連或是坦克營作戰,還是兩回事。

    其中大部分的人按照抗聯對坦克部隊指揮員的要求,雖然也學習指揮戰術到坦克駕駛,新的戰術、戰法,簡單的維修。但由於時間的限製,絕大部分人隻經過一年的短期培訓。真正的作戰指揮,隻是在軍區高級訓練班中學習了三個月的指揮專業。

    而且使用的教材,除了部分基礎教材是蘇聯的之外,大部分都是楊震根據德軍在歐洲戰場上德軍的戰例,以及對坦克運用而親自自行編撰的。雖說順應了潮流,但並不代表著這些隻經過速成班培訓的幹部真正掌握了坦克戰術的運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