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換的選擇(1/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7030更新時間:2022-06-28 08:35:41

    其實楊震這麽做,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抗聯目前火炮生產,還停留在仿製幾乎都快要仿製不下去的局麵。至於自己設計能力,更是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而部隊對新式的火炮的需求,又是與日俱增。

    盡管也知道在不遠的未來,美國人會援助自己一批火炮。但是整個二戰各交戰國所使用的火炮來看,美軍在二戰中所使用的火炮,除了個別的型號之外,大部分的性能隻能說一般,遠不像蘇製火炮那樣的性能出眾。與蘇製火炮相比除了重量上占一點便宜之外,其餘方麵隻能說是普通。

    當然美製M一式一五五榴彈炮的性能也不錯,與蘇聯類似火炮相比隻是炮彈的威力稍遜而已。但是楊震卻是很清楚,這款火炮自身需求量也相當大的美國人是不會提供給抗聯的,最多隻會提供其仿製老式的M一九一八式一五五榴彈炮。

    當然美製M一零一式一百零五毫米榴彈炮,也是一款性能比較優異的火炮。但是這種火炮,楊震很清楚美國人會提供一些,但是並不會提供太多,最多不會超過一百門的。因為這種美軍製式師屬火炮,甚至配置到團一級作為火力支援的火炮,美軍需求量也會很大。

    據楊震所了解,在今後幾年的戰爭中,美軍裝備的七十五毫米山野炮的數量並不多。除了在太平洋戰場使用了部分七十五毫米M一型輕型榴彈炮之外,主要的地麵火炮就是這種M一零一型一零五榴彈炮。

    在戰爭之中,美軍擴編達到幾百萬的情況之下,這種美軍一個師裝備數量最後達到五十四門,甚至更多的火炮。再加上還要援助給其在歐洲戰場上的主要盟國,加拿大和英國,輪到抗聯的時候,恐怕就所剩無幾了。再加上重慶的國民政府還要分一杯羹,到自己手中的數量就更不多了。

    而部隊現在麵臨著大口徑火炮的數量不足,同時性能也越來越落後。再加上那些二手,甚至三手的火炮,已經逐步到了使用壽命,火炮的更新換代需求與也越來越急迫。而這個時候,蘇聯生產的就連他們的對手也讚歎不已的火炮,自然就成了他的首選。

    事情的後續發展,也正像楊震所預料的那樣。美軍提供給抗聯的火炮,還是以七十五毫米輕型榴彈炮為主。一九一八式一五五榴彈炮隻提供了兩個團共計四十八門,性能最好的新式一五五榴彈炮則隻提供了一個團二十四門。

    至於美製一零五榴彈炮除了四二年提供給了一個三營製炮兵團的數量之外,直到四四年才開始重新提供。數量根本就無法代替抗聯使用的波蘭造一百毫米榴彈炮,以及法製一零五毫米野炮。

    如果不是楊震從蘇軍手中交換了一批蘇軍繳獲的德製一零五榴彈炮,以及通過美英軍事代表團,將其在北非戰場上繳獲的德製同型火炮要了來。抗聯的火力升級計劃,將會被全部的打亂。

    因為即便是引進了蘇製一二二榴彈炮的所有生產工藝和圖紙,但是受製於生產工藝、原材料的來源,使得整體生產的速度並不快,產量也很不穩定,平均每年還不到二百門。按照這個生產速度,根就無法完成楊震設想的抗聯火力配置。

    沒有辦法,抗聯軍工的底子實在太薄了。即便是有完整的圖紙和生產工藝可以利用。但是在還要全力生產其他武器裝備的同時,生產一二二口徑榴彈炮這種龐然大物,還是有些過於吃力。雖說四二年上就完成了試生產,但是真正形成量產,已經到了四三年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