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1/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6998更新時間:2022-06-28 08:35:54

    鑒於孔家窩堡的重要性,原本十四師團在孔家窩堡,這個通遼縣城東麵門戶部署了大量的兵力防守。整個孔家窩堡一線部署了三個步兵中隊、一個工兵中隊,重機槍、步兵炮各一個中隊,以及用從關東軍倉庫內翻出來的四門德國造格魯森五十七山炮,臨時組建的山炮兵中隊一個固守。

    不算擲彈筒,整個孔家窩堡一線日軍,單單步兵炮和五十七毫米山炮就有八門。至於重機槍則遠遠超過一個中隊的編製,實際配備數量高達十六挺,幾乎相當於兩個重機槍中隊的編製數量。

    而輕機槍除了十四師團去年損失過重,新式輕武器補充不足,目前又改回的歪把子輕機槍之外,還額外增加了二十挺的捷克式輕機槍。其總兵力配置雖說隻是相當於一個加強大隊,但是輕重機槍和炮兵火力配置,幾乎相當於其他日軍師團一個聯隊。

    老式的五十七毫米格魯森山炮,雖說有效射程還沒有九二步兵炮遠。威力與九二步兵炮相比,也相差的相當懸殊。但是放置在工事之中作為步兵近距離炮火支援,還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雖說加在一起,也隻有二百多發炮彈,但畢竟也能提供一些火力支援。

    而且川並密中將在地形有利於坦克快速突進的情況之下。另外還為孔家窩堡一線的守軍,加強了九七式二十毫米自動炮十二門,遼十四式三七步兵平射炮六門。以及九四式三七速射炮和七七毫米遼十四式野炮各兩門,組成的反坦克火力集群。

    同時在孔家窩堡南北兩個方向,以及鐵路以南的東包力營子地帶各有永備工事群一個,各種半永備工事以及明暗碉堡總計六十多個。沿著鐵路線兩側形成了完備的防禦體係,以及交叉火力網。

    並在日軍在巴彥塔拉戰場鏖戰正疾之時,利用北麵守軍為整個通遼戰場爭取到的數天時間。利用孔家窩堡周邊的自然河道和壕溝,以及當時困在這一代的數萬勞工,在短時間之內麵向北、東、南三個方向開挖了三道反坦克壕溝。

    單從火力和兵力配置的數量來看,川並密中將可謂是下了一番苦心的。大隊規模的步兵僅僅野炮就配備了兩門,還是性能比日軍四一式山炮這種標準的聯隊炮優良的多的野炮,這個標準在日軍野戰師團的火力配置上還是獨一份。

    按照川並密中將的判斷,在依托有利工事,以及小街基內的由八門十四年式七七毫米野炮,三門四一式山炮,兩門一百二十毫米榴彈炮組成的相當強大炮群的火力支援情況之下,即便是抗聯有著坦克的配合,但是在孔家窩堡一線至少能夠堅守三到五天時間。

    因為孔家窩堡一線不僅有堅固的工事群可以利用,而且得到的火力支援遠遠超過北麵和南麵另外兩個方向防禦地帶。最關鍵的是孔家窩堡一線的日軍守軍,因為距離極近隨時可以得到通遼城內的援軍快速的支援。

    但是卻沒有想到,結果相當出乎他的意料。他苦心經營的孔家窩堡防線,僅僅不到六個小時不到的時間就被全線突破。而他派出的兩個中隊援軍,剛出通遼縣城就被一陣密集的火箭彈雨給拍了回來。

    盡管在孔家窩堡一線激戰之時,川並密中將多次組織增援部隊,並盡可能的調動了能調動的炮火,對孔家窩堡實施火力支援。但是卻始終無法衝破對方的遠程火力攔截,而他的炮兵在射程上的劣勢,也隻能眼睜睜看著對方的炮彈在增援路線上爆炸,而無法夠得到抗聯的火箭炮陣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