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1/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7154更新時間:2022-06-28 08:37:10

    美國人將原本駐紮在菲律賓,在珍珠港事變之前被從一線機場調至二線機場,而在日軍攻擊之下幸免於難。但是在麵對菲律賓戰場上日軍大量零戰的時候,在缺乏護航的情況之下,在空中幾乎無法生存的B十七轟炸機群,全部飛往中國東北交給了抗聯。

    同時在轉接到皮爾遜火速送回國的抗聯首次對日空襲的紀錄片之後,麵對著已經急轉直下的戰局,荷屬東印度群島根本已經無法守住的實際情況。美國政府將隻能在撤往印度或是澳大利亞之間選擇的,最終還是將美國航空兵調往那裏的百餘架轟炸機全部轉交給抗聯。

    剛一開始,美國人是希望將這批美製轟炸機單獨編成一個美國轟炸機大隊,由美國人自行對日實施轟炸。但在楊震的強烈反對,以及美國國內也急需大量成熟飛行員的情況之下,這批轟炸機最終還是交給了抗聯。

    美國人現在缺的不是飛機,缺的是合格的飛行員和空勤人員。以美國人的生產能力,轉交給抗聯的這些轟炸機,隻要他們開足馬力的話,一個月之內就能生產出來。但這批飛行員長期滯留在中國,卻是美國人不情願的。

    畢竟隨著東南亞的丟失,日軍進攻的矛頭在太平洋上已經直指澳大利亞。美國人可以接受暫時丟掉菲律賓,但是卻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澳大利亞也丟掉。飛機那裏美國人的缺乏,隻是短時間的。但是合格的空勤人員,卻是需要時間培養的。

    受製於國內的政策和法律,以及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在珍珠港事變之前,美國人的空中實力並不強。盡管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航空工業,但是美國人的空中力量,規模還遠遠的不大。

    即便是美國民間飛行運動很普及,但是飛行運動與空戰是兩碼回事。在並不強壯的基礎上,快速的擴編是需要一定時間和精力的。盡管到這批飛機轉交給抗聯的時候,美國人在太平洋戰場上一直都在挨揍。但美國軍方為參戰第一批組建的轟炸機部隊,還是預定調往歐洲的第八航空隊。

    但在太平洋戰局持續惡化的時候,美國人也急需給自己的盟友打氣。在美國陸軍還在擴編,眼下根本就拿不出手的情況之下,調集一批轟炸機也就是最好的選擇。再加上抗聯的堅決反對,美國人最終將這批轟炸機全部轉交給了抗聯。

    至於空勤人員,在第一時間直接被調回國接收新的飛機。這批上百架的美製重型轟炸機的抵達,讓抗聯首次真正擁有了戰略空中力量。但這批轟炸機群的抵達,也給了皮爾遜色厲內荏的底氣。

    在這批轟炸機剛一移交給抗聯,這位皮爾遜老兄便不顧抗聯部隊正在接受轉換訓練,以及抗聯在燃料和炸彈消耗方麵的承受能力。在這批美國轟炸機抵達後,堅持要求抗聯立即出動轟炸機群,對日本本土的海軍基地,造船廠,海軍飛機生產廠,以及海軍燃料儲備地進行轟炸。

    他算盤打的到是挺精明的,提出的所有目標都是未來太平洋戰場上美國海軍將會遭遇的日本海軍設施,以及裝備生產製造廠家。至於陸軍的目標,他一個都沒有提。隻是他不是傻子,更不傻的楊震壓根就沒有搭理上躥下跳的皮爾遜。

    告訴自己的轟炸機部隊,按部就班的完成轉換訓練,並盡可能多的培養轟炸機的飛行員。至於對日持續轟炸,不是非得例行公事一般天天上門去炸。在後勤方麵目前還無法支撐大規模轟炸之前,不定期的上門拜訪一下,意思一下也就行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