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1/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7192更新時間:2022-06-28 08:37:23

    除非像今天這樣,進攻發起的部隊先滲透到日軍山體內工事群,由裏麵向外打。否則進攻部隊,稍有不慎就會麵臨全軍覆滅的危險。被打開的突破口,也會因為後援被切斷,隨即在一次的被封閉起來。

    不過現在對於蘇英奇所部的優勢很大,山體內盡管殘餘的日軍還在抵抗,但是大部的日軍工事群已經被拿下來。日軍部署在這裏的機槍,大部分被完整的繳獲。僅僅彈藥,就繳獲了幾十萬發,足夠使用一陣子了。還有兩門速射炮,一門二十五磅野炮,百餘發炮彈。

    日軍修建的這些射擊方向是向內的火力點,以及部署的大部分火力,在眼下卻成為了蘇英奇阻擊日軍反擊的現成工事。但有了現成的工事可以依托,隻是蘇英奇改變計劃的原因之一。

    在抵達丘陵頂部查看到日軍縱深地形之後,讓蘇英奇改變決心的原因並不單單局限於此。這道丘陵海拔不高,山勢更談不上什麽險峻,但是卻是這方圓十幾公裏以內的製高點。丟掉了這裏,日軍為了保證縱深的安全,不玩命的奪回才怪了。

    而自己主動放棄這樣有利的陣地,在總兵力不占優勢,而日軍勢必要集中兵力奪回的情況之下。去和日軍打一場混戰,那存粹是自己吃飽了撐的。一旦被占優勢的日軍將部隊建製衝亂,那麽倒黴的可就是自己了。

    在作戰之中將部隊部署隨機而動,順勢而變,在作戰之中根據形勢的變化,做到分散與結合收放自如,尋找敵軍最致命的一點下手。在該調整作戰方案的時候,絕對不含糊,不猶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才是他的指揮風格所在。

    而這也是關內的十八集團軍部隊,在敵後進行遊擊戰爭幾年之內養成最經典的地方。來時如水銀瀉地,收時順勢而為。不過這種指揮風格,對部隊組織嚴密性的要求很高。因為如果一旦部隊分散開來,在需要的時候無法收攏,就會耽誤整個戰局的發展。

    開玩笑,打著打著部隊放了羊,需要收縮的時候散的到處都是,那戰鬥還怎麽打?所以這種作戰對於指揮員對戰機把握的敏銳性,以及判斷力上的要求更高。因為獨立活動、作戰,一旦在調整戰術與分析戰況方麵稍微把握不好,就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楊繼財此次孤軍深入,也正是看中他這一點,才點名要他的部隊過來。對於楊繼財來說,十七師的三個主力團,那個戰鬥力都可以。但是關鍵在這個帶隊指揮的人身上,而不是部隊的戰鬥力。知道此次作戰自己弱點所在的楊繼財,要的就是那種不死板,機動靈活的指揮員。

    蘇英奇的計算還是相當準確的,就在他的部隊剛剛在這座擁有三個山包的丘陵上站住腳。縱深的日軍已經在身後的炮火掩護之下,迅速的發起反擊。甚至在他的部隊,剛一登上山,日軍縱深的反擊炮火已經打了過來。

    麵對著日軍出奇快的反應速度,蘇英奇也沒有含糊,立即抽調了兩個排沿著已經找到的對外通道,快速的進入山體內部。原來已經滲透進去的偵察連,則立即就地開火阻擊日軍的反擊。

    至於這道擁有三個山包的丘陵內,日軍工事被存放的大量機槍和子彈,除了調出一部分之外,其餘的則就地調轉槍口,利用日軍這些機槍火力點,本身就部署成交叉射界的態勢,配合已經衝下山腳的部隊阻擊日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