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一十八章 楊震的自信(1/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7128更新時間:2022-06-28 08:38:07

    但楊震對郭炳勳的擔憂,卻很是不以為然。因為楊震堅信自己培養出來的這支有著鋼鐵意誌一樣的部隊,無論形勢再惡劣,作戰環境再殘酷,都絕對不會有人會被俘。對於這一點,楊震無疑是相當的自信。

    因為這支部隊,是他一手訓練和培養出來的。沒有任何人,比他對這支部隊更加的了解。他堅信自己一手訓練出來的這支部隊,在任何的時候,麵對任何一個對手,都會有鋼鐵一般的意誌。他們的意誌力,比日軍更加堅韌、更加剛強,麵對任何的困境,都不會去屈服。

    這支部隊是楊震一手鍛造出來的,也是一手訓練出來的。即便是到了現在,楊震對這支部隊投入的精力,也是其他的部隊比不了的。所有的條例、條令,以及所有的作戰理念,都是楊震一手擬定的。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楊震對這一點相當有自信。

    至於武器裝備被日軍繳獲,甚至是仿製用來對付抗聯,對於日軍的了解,讓楊震一樣不以為然。的確直屬偵察旅的武器裝備,在目前全世界來說,都是最先進的。如果有著健全工業體係的日軍想要仿製,短時間之內可以大規模的換裝。

    但正是因為這些武器的特點,才讓楊震最不擔心的。對於一貫講究一支百發不中的步槍,不如一支百發百中步槍的日軍來說,過於強調射擊精度和射程的手動全裝藥步槍,才是最適合他們國情的。

    而且對於一個有著完整裝備體係的國家和軍隊來說,即便直屬偵察旅的部分裝備落入日軍手中。但這些以輕武器為主的裝備,對於日軍來說幾乎沒有什麽用。因為改變一個國家的武器裝備體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對日軍這樣一向過於強調符合本國特點,本身觀念又比較保守的軍隊來說,在戰時改變輕武器裝備的體係,根本就不可能。輕武器生產數量巨大,在彈藥不通用的情況之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輕易的更換。

    讓一支過於強調武器精度,卻對射速不屑一顧。盡管屢次吃過大虧,但依舊癡心不改。在武器研究上卻偏偏好劍走偏鋒的軍隊,改變傳統觀念,那裏會是那麽簡單的事情,哪怕是小批量生產,也不會浪費那個資源的。

    而且對於輕武器這樣,裝備數量巨大的武器,在戰時更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日本人精密計算到骨頭裏麵的習慣來說,即便是想要學抗聯這種作戰模式,他們也不會為了這支注定規模不會太大的部隊,改變自己武器裝備的體係。哪怕是少量的裝備,也不會做任何改動的。

    就像其去年新裝備的百式衝鋒槍,明知道其使用的八毫米南部子彈性能很差。但卻在自己有著相對強大生產能力的情況之下,過於強調與其大量裝備的南部十四式手槍通用。而依舊不願意更換口徑,配備性能更加優良的彈藥。

    而且這支衝鋒槍不僅安裝了兩腳架,還安裝了最遠射程標示可達到一千五百米的標尺。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這支衝鋒槍與日軍所有的步槍和輕機槍一樣,都安裝了刺刀座。在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日本陸軍製式三零刺刀去與敵軍批刺刀。

    讓衝鋒槍有拚刺能力,恐怕全世界獨此一家。想想端著那麽短的衝鋒槍,去與比他們長的多步槍拚刺刀,不能不讓人感覺到極其可笑。就像他們最新式的九九式輕機槍,也安裝了刺刀座一樣。拎著幾十公斤的輕機槍去拚刺刀,也就日本人能幹出來。由此日軍高層的保守和固執,可見一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