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遠見(1/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7094更新時間:2022-06-28 08:38:33

    後世中國航空工業落後於世界列強,中國的大型飛機以及直升機,至少在他穿越回這個年代之前,基本上還都是依靠進口。飛機發動機,乃至所有的發動機,幾乎都成了中國軍隊現代化的最大製約。

    心髒病,成了這一現象的代名詞。最關鍵的是航空基礎理論研究,也全麵落後於西方。這不僅僅是飛機製造的問題,還有航空材料的研製與生產。西方已經開始大量生產鋁鋰合金,作為飛機主要製造材料,而中國還在生產落後的普通航空用鋁。

    相對於還算好一些軍用作戰飛機,大型飛機以及一些特種飛機,更是全方麵的落後。尤其是直升機,除了國產小型的直九,外加有些不太靠譜的直八之外,清一色都是進口的米十七各種型號。

    國產運八中型運輸機,與美國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研製的大力神運輸機,甚至在基本性能上還有差距。最新型號,隻比的上人家六七十年代的產品。中國人的航空工業,從建立起的那一天,就被人家遠遠的甩後邊。基礎不牢固,追趕的曆程分外艱辛。

    在抗聯第一個飛機工廠正在建設的時候,楊震就曾經暗中發誓。航空工業以及相對應的發動機製造工業,這頂被喻為人類工業的皇冠他一定要摘下來。就算在第一梯隊沒有位置,但是也要牢牢占據第二梯隊的牛首。

    但這並不是一件單純的事情,現代化航空工業的發展,涉及到方方麵麵學科的應用。而不是靠那一項命令或是指令,就能夠完成的。更多是需要就像眼前這個家夥一樣的科學家,通過他們掌握的知識去實現。

    對於這些飛機性能,楊震可謂耳熟能詳。談起航空工業在未來的發展,他這個人恐怕是現在世界上最清楚的。楊震略微考慮一下,還是絕對以自己對航空工業未來走向的判斷為話題,打開有些沉默的局麵。

    楊震對未來航空發展滔滔不絕的“遠見”,將這位本想應付了事的老兄,興趣徹底的勾了起來。從一開始的隻聽不說,到與楊震時而共鳴,時而爭執。這話匣子一打開,就很難在關上了。兩個人從國內航空工業發展現狀,到國際航空工業未來發展,氣氛越談越是熱烈。

    兩個人都認為隨著航空技術的發展,除了一些富的吃飽了撐的人之外,在客運上飛機早晚要淘汰慢吞吞的輪船客運。而且飛機的載客量也會越來越大,速度也會越來越快,航程也會越來越遠。最關鍵的一點,兩個人都認為噴氣動力,早晚都要取代活塞式發動機。

    盡管這種發動機的原理,才剛剛形成不久。而且這種航空發動機,隻有寥寥幾個國家在研製。目前也隻有英國人,才取得了真正的突破。但是從科學技術的發展來看,一旦這種技術成熟。

    從發動機效率,以及功率等所有的方麵來看,那麽活塞發動機將會從大型飛機,甚至戰鬥機上被徹底的淘汰。盡管這種噴氣發動機對生產技術工藝,以及原材料的要求,要遠遠的高於目前大量應用的活塞式發動機。

    而且真正成熟到可以供大型客機使用,還需要一段的漫長時間。但這種發動機技術一旦成熟,發展的速度將會是不可想象的。即便從目前已知的材料來看,這種噴氣式發動機,無論是在動力還是其他方麵,都遠遠的高於活塞式發動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