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八章 不會改變決心(1/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7106更新時間:2022-06-28 08:38:54

    楊震堅持先打北平之敵,還有一個理由他沒有辦法明說。那就是如果先攻擊天津,不僅要付出慘重的代價,而且還未必能夠得手不說。一旦天津與塘沽丟失,整個北平的日軍後路就徹底被切斷。

    這樣一來,不僅不能對整個戰局起到太大的作用,變相的分散了自己的兵力,而且很容易將北平日軍逼到狗急跳牆的地步。北平的日軍除了無條件投降之外,就隻能死打硬拚、做垂死掙紮之外,幾乎是沒有任何的選擇。

    而日軍根本就不是那種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之下,會主動繳槍投降的軍隊。天津、塘沽一失,已經失去幾乎所有退路,眼下部署在北平城外的日軍各部,要麽全部收縮進城固城死守,要麽垂死掙紮。這兩個選擇對於楊震來說,都是很難接受的。

    同時以楊震對岡村寧次的性格判斷來看,性格上有些陰鬱的岡村寧次,絕對不是那種動不動就玉碎的人。一旦天津與塘沽丟掉,他在第一時間就會將城外的大部分主力,都收縮回北平城,以靜待其他方向的援軍趕到。

    如果日軍的真的全部收縮回北平城內,麵對日軍這樣的對手,搞不好北平這個千年古都就真的要打爛了。即便圍困又能怎麽樣?一貫死硬的日軍,是絕對不會繳械投降。可北平城內他不產糧食,城內除了日偽軍政人員之外,還有幾百萬的平民。

    難道讓這些中國老百姓,也跟著日軍一同陪葬,活活餓死在北平城內?更何況以日軍目前在北平城周邊的兵力來說,按照合圍戰至少三比一的兵力優勢要求。在還要應對其他戰場的情況之下,部隊也很難抽調出太多的兵力,長期圍困北平城。

    這樣一來,反倒是自己被牽製住了。中國人對北平投鼠忌器,無法放手去打。日本人可不會在乎這座古都會不會打爛,城內的幾百萬百姓會不會被餓死。最關鍵的是貧瘠的,尚未從連續兩年的天災之中緩過氣來的晉察冀軍區,也無力長期供養大量的部隊在北平城周邊。

    而且即便是付出巨大的代價,拿下了天津與塘沽。但肯定要付出巨大傷亡的部隊,還怎麽應對新的敵情?即便日軍能老老實實的待在北平,在天津與塘沽攻堅戰之中付出巨大代價的部隊,還有沒有能力在調過頭完成對北平之敵的圍殲,甚至哪怕是合圍?

    一旦北平日軍全力向天津突圍,部隊還有沒有能力在運動中殲敵?如果日軍投入大量的兵力,在北塘、大沽,乃至整個天津海岸線周邊登陸,部隊還有沒有能力應對新的敵情?這都是一個未知數。

    同樣是要付出相當的代價,還不如北平城周邊的日軍,目前還以爭奪外圍為主的態勢。在城外激戰並不會傷及到北平城內,以及周邊的古建築群的特點。先解決北平的日軍重兵集群。至少可以為已經開始的南下作戰,保障補給線與後方的安全。

    能逼著他們主動的放棄北平向天津撤退,這是最好的結果,也可以保全北平這個千年古都。在部隊逼近通州、大興、南苑一線的時候,岡村寧次調集重兵爭奪通州一線,就已經說明他們要確保平津之間的交通,有確保必要時候向天津撤退的路線的意圖。

    雖然不見得日軍拚命爭奪通州一線,肯定就是為了在戰況不利的時候,保住突圍路線。但先打北平、鉗製天津的戰略部署,就算不能逼迫他們主動突圍,但至少也可以將日軍的目光從冀中吸引到北平。相比冀中平原地帶,楊震相信日軍大本營更重視的是平津得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