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二章 德械化(1/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7074更新時間:2022-06-28 08:39:14

    最關鍵的是抗聯在眼下輕武器的生產,已經主要集中在部隊主要裝備的自動步槍、班用機槍,以及通用機槍之上。而且為了減少輕武器的口徑種類,除了為關內部隊製造一部分衝鋒槍之外,抗聯自身衝鋒槍需求已經降低很多。

    這種武器的製造與生產數量,其實已經在不斷的減少。而且隨著部隊在不斷的擴編,製式武器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增加。抗聯眼下的軍工產能很大一部分,都要滿足自身主要製式武器的需要,剩餘的產能相當的有限。

    至於衝鋒槍的產量,在關內部隊交換來的德製衝鋒槍,已經開始陸續大量進入部隊的情況之下,已經是一壓再壓。滿足蘇聯人的需要,不僅要對生產線重新進行調配,而且還要減少抗聯自身輕武器的產量。

    同時在還要對蘇聯人轉交過來的戰利品,進行維修的情況之下,也實在沒有那麽多的產能去滿足蘇聯人過大的胃口。二十萬支衝鋒槍,對於美蘇來說,也許可能就是一個季度,甚至隻是一個月的產量。

    但是對於抗聯來說,卻是要三到六個月的產能才能滿足。這還是要將其他所有的輕武器生產,全部停下來的情況之下才能滿足。這還沒有將原本就相當緊張的軍工原料,改變使用方向所造成的損失。

    在自身軍工生產重點方向已經轉移,原有的儲備,已經大部分給關內部隊換裝的情況之下。蘇聯人提出的這個數字,讓楊震的確相當的為難。不僅實在拿不出來這麽大的數量,而且楊震也認為沒有義務去為蘇聯人做這些。

    當然如果緊一緊的話,倒也不是完全拿不出來。如果將抗聯目前所有裝備的衝鋒槍全部收回來,再加上補充給關內部隊的衝鋒槍,也全部收回來的話。以及自身始終保持著兩萬支左右的庫存,在製造一半的數量也就差不多了。

    但問題不是那麽的簡單,抽調回來的這些輕武器留下的缺口,是需要同類武器去填補的。而且下發部隊的那些武器即便抽調回來,也是需要重新翻新和維修的。這也是一樣要占據東北眼下,已經使用到極致的產能,這還沒有算上對軍工原料的消耗。

    再加上楊震認為東北沒有義務,為蘇聯人去做這些。而且楊震也不想讓東北局與抗聯,成為蘇聯人想要什麽,就拿什麽的兵工廠。原來給關內部隊換裝的德製裝備,都是抗聯用糧食換回來的。眼下抗聯沒有這個義務,去為蘇聯人生產輕武器。

    可發現訓練一個衝鋒槍手的難度,遠遠低於一個步槍手。同時在蘇德戰場眼下的情況之下,衝鋒槍是一款性價比相當高的武器的蘇聯人。卻堅持要求抗聯提供自己要求的二十萬支衝鋒槍,並在戰爭期間每年都提供部分類似武器。

    抗聯製造的使用彈匣的衝鋒槍,雖說在單位彈藥攜行數量上,不如他們裝備彈鼓的衝鋒槍。但是結構甚至更加簡單,性能也更加的可靠。最關鍵的是使用的彈藥,與蘇軍衝鋒槍使用的彈藥通用。這對蘇聯人眼下損耗過大,補充不足的情況之下,對蘇聯人誘惑力是相當大。

    在楊震拒絕了這個要求之後,蘇聯人也毫不客氣,表示如果楊震不答應,將停止向抗聯轉交他們所需的德製武器,並直接扣押了原計劃轉交的一批德製輕武器以及火炮。同時不斷的向延安施壓,要求延安逼著楊震同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