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一十五章 戰場如棋局(1/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7074更新時間:2022-06-28 08:39:23

    說到這裏,楊震頓了一下後道:“作為一名高級指揮員,就連自己作戰區域內孰重孰輕,哪一個方向是重點都沒有看出來,我要他幹什麽?眼光的開闊與否,是決定一名指揮員最終成長軌跡的關鍵所在。他杜開山眼光這麽狹窄和偏執,我怎麽還能交給他更重的擔子?”

    “我們現在對手的確隻是一支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恐怕已經蹦躂不了幾年的軍隊。戰略眼光的長遠與否,短時間之內這並不是一個太過於關鍵與急迫的事情。隻是兩位老總,很多東西都是要一點點的去積累和體驗、累積的。”

    “但我們未來還會有新對手的,甚至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的新對手也許會比日本人更加強大。作為一名指揮員,尤其是高級指揮員,視線如果不夠開闊,隻盯著眼睛裏麵的那盤菜,考慮的不夠全麵那是要誤大事的。”

    “兩位老總,他杜開山是一個縱隊司令員,或是一個師長這麽做我不會生氣。因為這是所處的位置,決定他們的戰略眼光會有一定的局限性。站多高、望多遠,這不是一句空話,不是說屁股決定腦袋嘛。”

    “但是他杜開山是抗聯僅有的幾名兵團級,甚至在重慶方麵可以說戰區一級的軍事指揮員,這麽做他就是不合格。戰術上一些的失誤我可以接受,但是作為一名高級指揮員,在戰略部署上眼光出現了問題,那我就無法原諒他。”

    “的確,抗聯目前雖說組建了縱隊一級作為管理機構,但是還是以師為主要作戰建製單位,也是以師一級為合成作戰基礎單位。這是比較符合我國的大部分國土的地形,以及周邊國家地形作戰特點的。”

    “師一級的部隊作戰能力強,整個部隊應變以及靈活性,遠比將合成部隊的基礎放在軍一級,我認為更適合一些。所以我們組建的縱隊一級並非是作戰指揮機構,隻是部隊管理機構,更沒有明確設立兵團一級的建製。”

    “我們現在采取的是在戰時組建方向指揮部,戰後便即撤銷的指揮體係。這樣部隊的指揮機構靈活多變,應對複雜局麵的能力大大的加強。同時部隊的編製,也可以根據形勢的發展與變化隨時進行調整。”

    “也就是平時的部隊管理和訓練,與戰時的指揮體係分開的辦法。在訓練和裝備上,則采取一視同仁,部隊素質盡可能的拉平。到了戰時還是以師為建製,分別配備給各個方向指揮部作戰。”

    “原來的縱隊司令員和政委,在戰時則直接成為指揮部的黨委和編製成員。如果戰時某一方向,需要兩個或是更多的師協同作戰,那麽會單獨派出原來縱隊的軍政指揮員,負責該方向協調、指揮作戰。”

    “之所以設置如此的作戰指揮模式,因為我很討厭重慶的那種機構重疊,將本應該層次簡單的指揮體係,反倒是搞的異常複雜。更討厭那種因人設位的做法,幾個派係就設置幾個副司令長官。”

    “蘇軍的指揮體係我也不是很讚同,現在他們的體係看起來還是可以,但是並不符合未來軍事發展的潮流。而且蘇軍的指揮體係,在某些方麵因為過於固定,也有些過於僵化、靈活性不足。”

    “不過蘇軍的整個指揮體係,還是有很多可取的地方。我們眼下設立的指揮與部隊管理兩條線的模式,就是吸取了蘇軍、日軍以及多個國家軍隊管理、指揮模式之後,根據我這支軍隊的性質以及我國的國情,未來軍事發展的軌跡而建立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