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三章 仗劍走天涯(1/2)

作者:驍騎校字數:5568更新時間:2022-07-02 20:20:55

    中國太遼闊了,連吃粽子的口味都不一樣,北方流行的是原教旨主義的粽子,隻包紅棗,南方的粽子就比較繁雜了,豆沙、火腿、鮮肉、蛋黃,應有盡有,為了粽子的口味誰更好吃和誰更正宗的問題,網絡上的爭執可不少見。

    劉彥直說:“屈原愛吃什麽粽子,可能他自己都不清楚,你得每個品種讓他嚐嚐才能得到公正的答案。”

    甄悅滿口答應:“沒問題,我可會包粽子了。”

    其實甄悅不但會包粽子,不管是男人的活兒,女人的活兒,她樣樣精通,開荒除草,刀耕火種,打獵捕魚,生火做飯,夯土蓋房,製作陶器,紡線織布,縫製衣衫,兩人身上獸皮和葛布做的衣服,都是甄悅親手做的,莊周院子後麵的三畝荒地也是她開出來的,現在已經種上菽和粟了。

    莊周在一旁聽到甜的鹹的,耳朵就豎起來了,他雖然不講究吃穿,平時都是豆飯藿羹的隨意湊合,但主要是因為懶和窮,有美食還是很願意品嚐的,甄悅曾經用豆油和鐵釜給莊周做過一次炒雞肉,他連舌頭都快咬掉了,炒菜據考證最早在南北朝時期出現,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哪嚐過這種美味,不過成本太高,吃過一次也就心滿意足了,不敢再想第二回。

    “粽子是甜是鹹,這是一個大問題。”莊周很嚴肅,“我可以替你們鑒定一下。”

    甄悅摩拳擦掌,著手包粽子,首先準備原料,粽子葉不難找,雖然中原沒有箸葉、箬葉,但河裏的蘆葦管夠,粽子最重要的內容是糯米,這個就有些難度了。

    中原和北方不產稻米,這種作物是南方吳越楚等地的特產,但北方諸國祭祀必須使用糯米,所以隻要舍得花錢還是可以搞得到的。

    莊周雖然官職低微,但卻是正經八百的宋國宗室,加上滿腹經綸,宋國上下對他都很尊敬,換句話說,他路子很野,找了王宮的關係拿到了一袋祭祀用的進口糯米,這邊蘆葦葉也準備就緒,甄悅表演了一把包粽子的絕技,包好了正要下鍋,莊周說話了:“等等,我找個好東西來煮。”

    然後劉彥直和甄悅就眼睜睜看著莊周搬來一口青銅鼎,正兒八經西周時期的古物,拿到基準時空就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即便在戰國時期,鼎也是很貴重的禮器,所謂鍾鳴鼎食,用鼎煮粽子,給足了甄悅麵子。

    “這東西, 在八十年代能換五十台錄像機。”劉彥直想到了當初穿越到1984年幫海關破獲走私大案的往事了。

    “哼,和你家關博士一起破案,開心得很哦。”甄悅立刻撅起了嘴。

    “你還挺能吃醋的,我和關博士啥都沒有。”劉彥直辯解道。

    “我就是喜歡吃酸的,咋地?”甄悅不服氣道,身後的案子上擺著一簋青梅。

    青銅鼎裏注滿了水,下麵堆積著柴火,上麵找了個蘆葦杆編的篦子蓋著,費了不少柴火才將粽子煮熟,莊周焚香沐浴,煞有介事,剝開粽子葉,分別品嚐了甜的和鹹的粽子,最後含含糊糊和稀泥,說都好吃。

    “你就是想騙一頓粽子。”甄悅笑道,拿出手機,把劉彥直叫過來,三人在淩亂的粽子葉前合了一張影。

    ……

    如詩如畫的田園生活終於告一段落,劉彥直和甄悅要去楚國了,臨別的時候,莊周有些傷感,但他是哲學家,對於生離死別看的透徹,始終不問歸期,因為他知道劉彥直肩負著偉大的使命,這一別恐怕就是永訣。

    辭別了莊子,劉彥直和甄悅踏上南去的旅程,他們不趕時間,全靠兩隻腳步行,借此機會遊遍名山大川,閱盡戰國時期的風土人情。

    劉彥直的隕鐵斧頭送人了,手頭沒有像樣的兵器,於是在宋國首都的市集上買了一把普通的青銅劍,此時冶鐵技術已經發展起來了,強大國家的軍隊已經淘汰了青銅兵器,裝備上鋼鐵武器,但他覺得青銅劍才夠逼格,弄一把背在身上,才有仗劍走天涯的豪邁浪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