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71章 繼統之爭(2/3)

作者:任國成字數:8654更新時間:2022-07-08 17:04:49

    所以一開始,史可法的心裏是偏向福王朱由菘做皇帝的。而當時一些有識之士也都主張有朱由菘繼統,比如淮安巡撫路振分,給史可法的信裏就讚成福王繼統。給事中李清、章正宸,進士鄭元勳等也持同樣的態度。

    可是南京的大部分官員卻反對福王登基,因為曆史的原因,南京六部的官員大部分是從北京貶謫而來,大部分都是在崇禎朝失勢的東林黨人。比如兵部侍郎呂大器、戶部尚書高鴻圖、右都禦史張慎言,詹事府詹事薑曰廣等,而在籍的原禮部侍郎錢謙益則是東林黨的黨魁。

    錢謙益兩次從老家常熟趕往南京,麵見史可法,強烈反對福王登基。原因是朱由菘的祖母是備受神宗寵愛的鄭貴妃,神宗喜歡鄭貴妃的兒子老福王朱常洵,多次打算廢掉崇禎父親光宗朱常洛的太子之位,改立老福王朱常洵為太子。

    圍繞著儲君之爭,東林黨人和萬曆以及鄭貴妃進行了多達幾十年的爭鬥,“妖書”、“梃擊”、“移宮”一係列的事件發生。經曆了東林黨人堅持不懈的鬥爭,神宗和鄭貴妃希望立福王朱常洵為太子的圖謀才化為泡影。

    所以,東林黨和福王一係是有深仇大恨的,錢謙益等人害怕福王朱由菘登基之後,會對東林黨進行報複。

    而史可法本身也是東林黨一員,他是東林黨重要成員左光鬥的弟子,和東林黨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從心理上也對擁立福王有所顧忌。

    錢謙益以“立賢”為名,到處遊說,提議迎立潞王朱常淓。但是史可法心裏,卻還是認為應該按倫序立神宗的兒子。朱常淓是神宗的侄子,在血統上偏遠,史可法擔心舍親立疏會引起更大的風波。

    然而南京群臣大都支持錢謙益,群起而立潞王。無奈之下,史可法暗自決定前往浦口同鳳陽總督馬士英商量在桂王和福王之中選立一個。因為馬士英是鳳陽總督,江北的軍隊如高傑黃得功劉良佐等部都受他的節製,權勢頗大。

    而對馬士英來說,這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參與了擁立,立有擁立之功,以後他將是史可法之下第二人,入閣拜相不在話下。

    史可法和馬士英密商的結果是,以親以賢,惟桂乃可。福王和桂王都是神宗的子孫,而福王人品能力比不上桂王,所以立桂王最為合適。至於神宗的另一個兒子惠王朱常潤迷信佛教,不懂世事,不再考慮之列。

    二人商議之後,由史可法給南京群臣寫信,邀請他們到浦口議事,共同做出迎立桂王登基的決定。按說,這個折中方案,既迎合了東林黨人不願立福王的心思,又保證了由神宗的兒子登基,可以說照顧到了方方麵麵的需求。但是南京的東林黨人非常的傲嬌,他們認為馬士英不過是一個地方督撫,無權召開朝議,拒絕來浦口議事。事實上東林黨人是想把馬士英排擠出擁立皇帝的陣列,為的是將來權力之爭。

    被南京群臣鄙視之後,馬士英無可奈何,隻能灰溜溜返回鳳陽。

    然而讓馬士英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他往浦口見史可法的時候,他的老窩鳳陽發生了大變。事情的起因是鳳陽鎮守太監盧九德,鎮守太監是總督之下第二號人物,位高權重。關鍵是盧九德曾經侍候過老福王朱常洵,和福王朱由菘關係密切。

    眼看著帝位即將旁落,福王朱由菘自然不會甘心,秘密聯係了盧九德,然後由盧九德出麵,說服高傑劉良佐黃得功等將。

    在江北四鎮中,劉澤清早早的表態,支持東林黨人。高傑劉良佐和黃得功則無所謂,按照大明文貴武賤的傳統,誰當皇帝根本輪不到他們做主。可是盧九德代表福王而來,輕易的就說服他們,同意一起擁立福王。對高傑等人來說,立有擁立之功將會使他們地位劇增,福王登基之後必然會犒賞他們,封賞爵位不在話下,從此他們將從普通的總兵上升到一鎮軍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