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四十五章 天子信璽(2/3)

作者:皇叔劉司馬字數:8674更新時間:2022-07-10 18:12:24

    眾人在這一刻認真聆聽,更有不少人麵容異常‘虔誠’望向袁紹,而劉瀾則一直低著頭,今日之事他果真多慮了,袁紹並不少針對他,從剛才的表現來看,應該是孫堅,而袁紹和孫堅翻臉的原因熟知演義的他當然知道是因為傳國玉璽,而這之後孫堅便背盟離去,在過荊州時被劉表所害,當然是因為袁紹的關係,可同樣隨著孫堅的撤盟,諸侯聯軍徹底瓦解了,看來隻能拒絕曹操出兵關中了。

    屋內鴉雀無聲,沉默的氣氛讓劉瀾瞬間回過神來,瞅了軍帳諸侯一眼,又瞧了瞧袁紹,而後者將氣氛營造差不多後,終於開口了:“幽州牧劉虞乃漢室宗室賢俊,餘今日召集諸君前來,就是想和諸君商議擁立劉虞成為我們的新天子!”

    劉瀾嘩然,他沒想到幾月時間袁紹就已囂張到無法無天的地步,這等大逆不道之事,居然敢當著眾人之麵說出來,難道他就不怕引來劇烈反彈嗎?還是說他就根本沒在乎過其他諸侯的反應又或者說其餘諸侯早已與他同流合汙?

    也許還真有可能,不然的話諸侯也不會每日裏在此飲酒作樂,隻有曹操一人急著要向關中進軍。

    而此時臉色最為難看的就要屬袁術了。

    馬上就要步入不惑之年的袁術依然風度翩翩,與袁庶子比起來他還真是位偏偏美男子,而與袁紹文重於武比起來袁術卻是世人公認的文武全才,經史子集無一不曉,兵法戰策無一不通,在虎賁軍中,因他善騎射,手執長弓,箭無虛發得到靈帝賞識,再加上家族原因,仕途順風順水,平步青雲。可以說這麽多年來不管是聲望、官職還是出生,袁紹都無法與袁術媲美,也正因此,庶子出身的袁紹才更明白想要立新帝,劉虞就算不同意,也能逼著他同樣,可如果袁術不同意,此事就隻難辦了。是以他和韓馥在第一時間找到了袁術,勸說:“帝非孝靈子,欲依絳、灌誅廢少主、迎立代王故事,奉大司馬虞為帝。”

    可他話剛一出口,就被袁術以此事需公開與諸侯商議為托詞拒絕了,但讓袁術沒想到的是,袁紹還當真有膽子當著眾人之麵提起了扶立新帝一事,這讓他臉色在瞬間變得鐵青,更將袁庶子這番表現視為了對自己的挑釁,身為袁家嫡長男,他要好好教訓一下袁紹,可還沒等他起身呢,曹操已經麵色鐵青出階,言辭激烈的說道:“吾等所以舉兵而遠近莫不響應者,以義故也。今幼主微弱,製於奸臣,非有昌邑亡國之釁,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諸君北麵,我自西向。”他認為立劉虞後失了道義,眾天下人民將不服,況且換了之後後患無窮。

    以兩人的交情袁紹本自然認為曹操出列是要聲援他,臉頰掛著微笑,靜候曹操一番高論,可這番高論卻讓袁紹臉頰笑容一點點變得僵硬,到最後更變得難看,乃至於大怒。

    “夠了!”袁紹奮袂而起,憤怒之色一覽無餘,可他的修養,一直以來的製怒,甚至是多年的情誼還是讓他按捺住了心頭怒火,從袖中掏出一物,乃高聲道:“此乃天命爾!”

    眾人看去,隻見袁紹手中捧著一方印璽,盞口大小,玉質、螭龍虎紐,大驚失色,甚至是劉瀾,蓋因袁紹手中之物不是凡品,實乃皇帝信璽。

    難道孫堅找到的玉璽被袁紹奪去了?如果劉瀾初到漢末,他一定會如此認為,其實不然,漢代天子有印璽七枚,世代相傳(也就是說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皇帝天子印章,他後麵的10餘皇帝包括王莽、劉玄會一直用下去,直到西漢覆滅東漢建立),其中有一枚玉印,也就是始皇取材於“和氏璧”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麵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注,曾經看到過另一種說法,很久想不起來了,隻記得書中說的是‘受命於天,既受永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