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七十八章 茶葉(1/3)

作者:皇叔劉司馬字數:8578更新時間:2022-07-10 18:12:36

    劉瀾不懂品茗,便是後世和朋友去茶社喝茶時也如牛嚼牡丹一般一口而盡,朋友見到都笑話他喝茶哪有你這般喝法?你當這是喝酒,還一口一口的幹?此時再喝,也不過是附庸風雅,至於茶葉好壞自然分辨不出。

    雖然不懂茶,不過他卻有位十分懂茶的好師傅,劉茵。

    還記得當年熟讀凡就篇時,裏麵一個荈(音喘)被他讀了出來立時吸引了劉茵的目光,那叫個崇拜,其實他之所以認識此字還是因為他看到過一篇西晉左思所寫的《嬌女詩》,而其中就有一句“心為茶荈劇,吹噓對鼎钅曆。最為傳神,描寫出她是如何的急於喝茶。

    那時劉瀾對劉茵如此大驚小怪還‘冷嘲熱諷’了她一通,可一問下來,放才知曉在這個時代,所謂的茶葉便是凡將篇中的荈,不過在凡將篇中,荈卻是被列為藥材。

    當時劉茵笑問劉瀾可知揚雄其人,劉瀾哪能不知道啊,水滸裏的病關索,知曉的很,可一想不對啊,劉茵怎麽會知道揚雄的,就要點頭的他連忙搖頭,劉茵這才為他介紹了起來,這位揚雄並非是水滸裏的病關索楊雄,而是前漢有名的辭賦大家,與凡就篇的作者司馬相如並稱‘揚馬‘。

    說道司馬相如劉瀾自然是久聞大名,鳳求凰嘛,哪能不知道,劉茵聽他閑扯那個悔啊,早知就不提司馬相如了,立時打斷他繼續介紹起揚雄,此人擅長辭賦,作甘泉賦名聞蜀中,但真正讓他知名天下的卻是一本《方言》,記載天下郡國各地之方言,其中提到‘蜀西南人謂荼曰蔎’。

    而茶葉不僅在這本方言與凡將篇有記載,在《詩經》中的《爾雅》、《穀風》等篇亦可見其蹤,隻不過其名各異,如檟、茗、蔎等皆為茶也。

    所以說這茶葉並非是西漢方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所謂神農嚐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得茶乃解。而茶起初乃為藥用,及至後來才在藥用的基礎上發展成以飲用為主。

    劉茵還講了一個武王伐紂後以日作封國,而茶即是其中的貢品之一的事情。而最初的產茶地區遍及涪陵郡、什邡縣、南安縣、武都縣和平夷郡等。附帶一提,檟通葭,蜀人謂茶曰葭萌(茶茗)。

    而在黃門郎揚雄所攥寫的《蜀都賦》中更有“百華(花)投春,蔓茗熒翠”一句,可見早在前漢時茶已是四川和荊襄等官宦人家的飲品。不得不說劉茵這位女博士博通古今,連這些都能知曉,回想當初這些事劉瀾輕啜口茶水,又苦又澀,不過沒啥好奇怪的,茶即被叫做荼,就應該明白此物必然很苦,畢竟這荼可不就是苦菜之名嘛。而劉瀾之所以為兩人備茶自然是想要出甄家二人的醜,可沒想到兩人居然端起茶盞來淺嚐一口,反倒是為自己倒了一盞茶水的閻誌一口下肚,立時苦得他呸、呸兩口都吐了出來,一臉哀怨,主公這是怎麽喝下去的?

    這時卻聽那年輕的公子哥甄豫終於開口了,對閻誌說道:“在荊、巴間早有百姓采葉為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薑、桔子芼之。其飲醒酒,其味甚香,這位小將軍若願意,過幾****派人給你送幾斤,不過這荼雖好,可喝多了卻令人不眠,白日喝些提神就好。”

    閻誌看向劉瀾不知該不該收,而劉瀾則目瞪口呆,想叫大舅哥出醜,沒想到人家是行家,不過想想甄家這等高門大宅,而且還是高資豪族,南方的好茶自然品啜過,他這可不就是在魯班門前弄大斧了?

    咯咯,幹咳了兩聲,對閻誌說道:“既然人家送,你就收著。”說著卻是放下茶盞,對說話的小哥甄豫,道:“兩位是?在下與冀州甄家並無來往?不知二位所為何來?”看著兩人,雖然一眼認出了其中那位年長者便是一路與自己打過數次交到的黑衣老者,但也不點破,至於落座的年輕小哥,必然就是甄薑的哥哥,甄豫是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