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八十一章 老道(1/4)

作者:皇叔劉司馬字數:9978更新時間:2022-07-10 18:12:37

    馬匹早沒了蹤影,而車板亦散了架,兩人隻得一番收拾,將散落在地的書籍拾起後便朝著平原縣城趕去,這些書籍又重又多,走走停停,直到正午方才進了平原縣。

    劉瀾本想盡些地主之誼,但崔琰思鄉心切,婉拒連連,他也不好強留在府,好意為他雇了輛馬車馱負書籍後又強拉他去了家酒館,待飽餐一頓,再走不遲。市井店麵內人流無數,雖然過了朝食時間,但來酒館的食客同樣有不少,劉瀾與崔琰進了一家酒館隨便找了一張臨街的席前要了些飯菜後邊吃邊談。

    隻是後者自小出生在名門大族,到後來隨師傅鄭玄學經,講的便是‘食不言,寢不語’,像今日這般混跡江湖之中,倒也是平生頭遭,大感新奇。二人各吃了少許,卻也是茶餘飯飽,料想一個文人能有多大的飯量,而劉瀾********都在崔琰身上自然隻是草草吃了些便和他交談起來,三言兩語,當得知身為襄平令的劉瀾出現在此的目的是為了助公孫瓚對付袁紹的一刻崔琰將箸放在一旁,微微皺起了眉。

    劉瀾問道:“不知先生對此戰有何看法?”可一連問了數次,崔琰卻始終緘默不語,他這副模樣更是勾起了藏在心中的諸多顧慮,急切想要知道他對此事的看法,一臉求教的口吻,道:“還望先生賜教!”

    連番詢問之下崔琰才不疾不徐,道:“德然不覺得他二人此舉乃鼠目寸光嗎!”

    “先生何出此言?”劉瀾表情變幻,隨即卻又恢複本色,不漏痕跡的問道。

    “依我看,國之大計,董賊攜帝向西,本初與伯珪握重兵不知除國害,反為一己私利,互相往攻;自相殘殺,若集力量,何止驟增數十倍,區區董賊又能活得幾日?若二人齊心向漢,則國仇可報,漢室可興!奈何,奈何!” 崔琰一連說了幾個奈何,歎息一聲,道:“德然你說此二人不是鼠目寸光,又是什麽?”

    劉瀾盯著崔琰看了半晌,確定他並非是一時口無遮攔而是內心的真實想法後才語重心長道:“我看此二人不是鼠目寸光,而是……”

    崔琰知劉瀾已明其意,揮手打斷他道:“不可說,不可說!德然吃飯,吃飯。”說著警惕的看了眼四周。

    這小子裝的也太像了吧。劉瀾這才知道這小子是在裝糊塗,並非是那樣的腐儒,心中尋思他這話說的雖然拐彎抹角,但也當真是一針見血,當此時節世上又有何人能夠振臂一呼再集各路諸侯討董?所以他想說並不是什麽鼠目寸光而是誤漢的奸賊!可是此時早已無當日的喬瑁,也沒有那時的曹操,所以崔琰說這話還是帶著儒家學子的老毛病在說的。

    二人雖然心照不宣,且崔琰更像是說些義氣話,但劉瀾心中還真有些敬佩他的眼光,若是真如他所言能有人振臂一呼再聚諸侯的話,那董卓完蛋的幾率絕對要更大,但現在他所關心的並非是這些虛妄之事,而是有關冀州的戰事,重提舊事,求教道:“不知我是該去,還是不該去?”

    崔琰撫掌作笑,道:“想必德然早有主意,又何來問我?就是我留德然在平原,難不成便真的不去了?”他二人談這些話時早聚攏在一起小聲交談,再加周圍吵鬧,是以無人聽見,隻聽崔琰接著道:“若我是德然,此戰便不會前往冀州!”

    他冷不丁的這麽一說讓劉瀾心中開始泛起了嘀咕,難不成此戰危機重重?失口道:“這是為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