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豐縣亂了(2/3)

作者:皇叔劉司馬字數:8740更新時間:2022-07-10 18:14:30

    劉瀾送別了三老,直奔議事廳,推門而入,以在此等候多時的關羽與徐庶立時起身,來到主位之上示意兩人落座後,道:“你們倆誰先說?”

    方才兩人已經有所交流,徐庶的事情相較於關羽這邊就不算什麽了,原本應該關羽先說,可後者卻因為這事涉及到呂布,強烈要求徐庶先說,畢竟這事兒可輕可重,相較於他這邊已知的結果,沛郡那邊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了。

    所以徐庶當先開口,道:“豐縣亂了。”

    “剛才陳果已經說了,具體說說豐縣現在到底是個什麽情況。”劉瀾習慣性搓著手指,呂布一直拖著拒不前往青州,原本劉瀾便打算趁著秋收一舉攻破呂布呢,沒想到呂布那邊到先亂了,這正好為他提供了一個更為合理的出兵借口,雖然劉瀾從不講究什麽出師有名,這就是騙騙人的話,就像公孫瓚出兵冀州一樣,隻要招個借口就好了,如今劉瀾都想好了借口了,結果發生了豐縣亂了的事,現在好了,連借口都不用找了。

    呂布取消了我們在豐縣的新政。徐庶開始把他所了解的情況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本來嘛郡縣新政主要是以商業為主農業為輔,而偏生劉瀾呢又隻管了呂布萬餘人的口糧,無糧可以維係他那麽龐大部隊的呂布就隻好從百姓身上想辦法,加了重稅,不收五銖錢隻收糧秣。

    尤其是新政之後,豐縣大戶雖然有地,但佃農甚少,無法耕種,地荒了不理不顧,而小農則因地少農耕之餘從事些工商,所以倒也日子過得不錯,可在蝗災之後,雖然憲和極力抑製糧價,可始終居高不下,如果是以前,五百五銖錢就能買到一石米,可現在買一石米卻要花整整八百五銖錢,而呂布偏偏又隻收糧秣不收五銖錢,百姓隻得花大價錢購買糧食,糧食猛漲,百姓不堪重負,民憤極大,再加上呂布又在豐縣勸農抑商,百姓若再從事工商,隻能入工、商賤籍,有關係的百姓則被迫選擇去給大戶當佃農維持生活,而沒有門路的百姓便被逼的傾家蕩產,而呂布為了收稅,先是複置了人頭稅,又取締了交易稅改收過稅與住稅,把原本富足的豐縣搞得烏煙瘴氣。

    劉瀾氣急了,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讓呂布入駐豐縣,可現在說這些都已經晚了,不過既然呂布自作孽,那劉瀾就隻能送他最後一程了,可是他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兒,不由得眉頭皺起,氣道:“要麽不出事兒,一出事挨著來,這個呂布也是的,怎麽想的,還有那個陳宮,就如此短智麽,看不出繼續執行新政隻會讓豐縣變得更富足麽!”

    “唉。”徐庶一歎,這事兒啊也就是在劉瀾身邊的人能夠理解,可天下其他人還是儒家那一套老思路,轉不過彎來,不僅如此隻怕私底下還會抱怨主公不從聖人教誨,教唆百姓棄農從商吧。”

    “鼠目寸光!”始終沒插過一句話的關羽終於開口了,可不得不承認,興工勸商帶來的直接後果便是奢侈****之風的盛行,其實這事早就出現,王符在潛夫論中就有過敘述,可以說間接導致了已經鹽鐵私營再一次回歸國有,可是這卻並沒有解決漢代開始的奢侈享樂之風,雖然。

    而隨著劉瀾在沛郡大興工商,奢侈享樂之風幾乎達到了頂點,這同樣引起了徐州官員的注意,勸說不斷,在他們眼中看來,正是劉瀾的這一係列措施導致了沛郡百姓世風日下,可在劉瀾看來,這是很自然的社會規律,這並非是因為他來自後世才有的觀點,畢竟連孔夫子也說了,飽暖思****,沛郡百姓在物質生活得到保障之後,自然而然會去尋求精神上的滿足,這無可厚非,他並不覺得應該加以約束,但有一點劉瀾還是極為認同的,那就是鋪張浪費的風氣必須加以引導,所以他最終隻是下令命簡雍在沛郡加大宣傳力度,為開始富起來的百姓們加以疏導教育,並責令要求自簡雍以下的所願官員胥吏全部要以身作則,拒絕浪費享樂之風,甚至劉瀾給了簡雍極大的權利,如有違令者,隻要證據確鑿,不論是官還是吏立時罷免,享樂之風在沛郡受到了重挫,但效果卻也隻是得到了改善,卻並無法徹底遏製,但這本身就是係統而漫長的工程,除非再次讓他們回到隻能糊口溫飽的日子,不然的話,就隻能加以疏導與引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