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鄭小同(1/3)

作者:皇叔劉司馬字數:8576更新時間:2022-07-10 18:15:32

    劉瀾的鄉舉裏選很可能是他坐在將軍府裏一拍腦門想出來的主意,將官吏任命權從地方收回交到百姓手中,這雖然是解決如今征辟製度的良方,可是對於劉瀾一直想要解決打破士卒豪族對地方的控製並沒有任何效果,甚至可能還會加重世家大族對鄉裏直接的控製。

    就算他的鄭學能改變世家豪族家法師法的局麵,可是讀書人想要出仕,就勢必還要去依賴世家豪族,可是鄭玄不會知道,劉瀾會在鄉舉裏選之前先推行科舉製度,將地方官吏,哪怕隻是鄉一級的小吏任免權先全部收歸到手中,也就是所謂的蓄養書生,讓天下讀書人成為天子門生,徹底剝奪世家豪族的舉薦資格,更剝奪地方官吏的舉薦孝廉資格之後,那麽也就差不多能夠遏製世家豪族了。

    然後也就可以開始施行鄉舉裏選。

    所以在未來五年間,科舉製度必然要實現,而在未來十年內,鄉舉裏選會開始施行。

    劉瀾的計劃很像是天方夜譚,畢竟五年時間遏製百年氏族不太可能,更何況,教育的資源與優勢是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的,大漢朝的士子們,有哪個不是師出其門的?所以說,當時還真要科舉,寒門照樣不會有太多機會,甚至可能會出現科舉考試全是世家子弟考中的局麵。

    這樣的情況太有可能了,當然並不是說寒門子弟沒有優秀者湧現,可這樣的機會太低了,而科舉考試又隻有一次,想要從中脫穎而出的希望其實並不大。

    借蘇洵的一句話就可瞧出科舉之難: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難,小兒如拾芥。

    這就是科舉的殘酷性,所以說,就算劉瀾施行科舉製度,很可能依然是門閥士族的天下,五年、十年甚至是百年都很難改變,所以五年時間不僅要興科舉,還要興學。

    不過科舉暫時雖然對世家的影響不會太大,但勢必會被世家所抵製,更何況劉瀾還要廣立學校,這勢必會遭到世家反感。

    這不奇怪,劉瀾也沒打算得到他們的支持,畢竟不管他是否創立科舉還是廣興學校他們都不會支持劉瀾。

    首先就是士卒對他這樣軍方出身的反感,這一點在徐州、揚州表現的還不太明顯,可是在三河氏族卻是極其排斥的,這些氏族曾經扶持過劉秀創立東漢,哪一個不是在大漢朝堂中身居高官?

    可揚州氏族徐州氏族卻不同,他們撐死也就入朝做個九卿,更多的人而是在郡內為官,所以得不得到天子重用並不太看重,隻要劉瀾倚重他們,不影響到他們的利益,那就會支持劉瀾,可三合氏族卻不同,因為劉瀾影響到了他們。

    而在這一點上,其實曹操也不被三河氏族所重視,但曹操的手段卻把他們逼迫的無能為力,所以麵對曹操打擊氏族時他們選擇了蟄伏,但蟄伏並不等於他們會放棄手中的權利,他們隻是在等一個機會,而這個機會在曹**後他們等來了。

    這就是他們所等待的機會,至於劉瀾嘛,就算做的比曹操好,做的比曹丕好,不立科舉,不立學校,對於在天下間最具影響力的三河氏族來說,也不會領劉瀾的情,甚至還會極力反對,因為在他們眼中看來,扶持漢室或者是受禪讓的曹丕才是正統,至於劉瀾嘛,充其量一方諸侯,甚至不過是一個大些的藩鎮,成不了氣候,就算成了氣候,也會極力反對,因為劉瀾並非是他們所扶植起來,劉瀾成勢,他們得不到任何好處。

    而劉瀾治下的世家,又受到格局的限製,對劉瀾的支持是有所保留的,別看他現在得到徐州世家的權利支持,可是當劉瀾的野心日益膨脹後,他們卻很難再去支持他,因為權利的機構內,排外性很大,一塊蛋糕,是徐州氏族一家來分,還是拿出利益去與其他氏族來分?

    這個帳三歲小孩都明白,所以劉瀾來到揚州,要在依賴徐州氏族的同時,大力扶植揚州氏族,培養一個能夠同徐州氏族抗衡的新興力量,這樣才不會走三河氏族的老路,更不會走江東氏族的老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