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天地九問(1/4)

作者:皇叔劉司馬字數:9390更新時間:2022-07-10 18:15:37

    劉瀾一行在張允的護送下踏上了江陵的行程,江陵,便是大名鼎鼎楚國國都“郢”自漢朝起便一直為荊州治所,故常以“荊州”專稱江陵。

    不過演義之中的‘荊州’卻非彼荊州,很多人認為是羅貫中搞錯了的地名,其實應該是他搞混了,一直一來江陵確實始終為荊州治所,然而在劉表時期,治所卻在襄陽,所以很可能是在此事上出現了疏忽。

    雖然州治在襄陽,可很奇怪江陵卻乃南郡郡治所在,這等州治郡治不在一城的情況簡直讓人無法理解,這就好比河北省設在石家莊,而石家莊市政府跑到了無極縣,不明白,但卻能夠看出江陵在荊州的重要程度。

    江陵,西控巴蜀,北接襄漢,襟帶江湖,指臂吳粵,是中原溝通嶺南的要衝,素來有東南重鎮之稱,雖然自劉表上任之後便將郡治改在了襄陽,但把郡治留在江陵顯示著劉表依舊看重江陵。

    當然比起襄陽,那就不可同日而語了,而說起襄陽就不得不說襄樊,與武漢一樣,襄樊乃漢水南岸的襄陽城和北岸的樊城之統稱。

    在劉表之前,襄陽城的地理位置並不重要,他的建城隻是用於扼守渡口,可自五代以來,大王朝的統治中心始終在豫陝之間,在當世也是如此,所以在劉表坐上荊州牧之後,他首要的目的就是防備北方群雄,那麽南麵的江陵就顯得不再重要,遷移治所也就順理成章,但軍事重鎮卻無法取代江陵的經濟地位,所以才出現了這麽一出奇葩的移州治不移郡治。

    別看襄陽和樊城是兩座軍事重鎮,可向來他們便是一體的,正因為扼守著南下通道,兩座城池在曆史上屢遭戰火,極為慘烈。

    在江陵稍停留了一夜,品嚐了不少當地美食,比如江陵花糕,源於戰國,乃江陵最具特色的一道風味,以吃魚不見魚,魚含肉味,肉有魚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被人稱道。

    別看張允乃南陽人,可對荊州花糕卻了如指掌,不用想肯定一早就做了工作,不然也不會當起了廚子為他介紹魚糕的做法,不過對這些劉瀾還真沒多大興趣,也不打算去學,反倒是他講的一些關於荊州花糕的傳說挺有意思。

    相傳戰國時楚都紀南城內有一家專門烹製鮮魚的酒店,一年夏天,店主購進許多鮮魚,客人少,剩魚多,眼看魚肉將腐,店主急中生智,做成魚糕。食客嚐後覺得鮮嫩可口,回味無窮,皆交口稱讚。從此這家酒店便以經營魚糕聞名,而魚糕自此成為江陵一道名菜,甚至有民諺謂之:無糕不成席。

    一行北上,數日之後進入襄陽,按道理劉瀾是應該住進驛館的,可到了蔡瑁的地盤,雖然要沒親自來迎接他,可居然在城內騰出了一個偌大的宅子供劉瀾一行居住,住所四周密布著蔡家護衛,全部守護在府外,雖然是保護,可更像是監視,但劉瀾一行卻在許褚的指揮下將內宅護得水泄不通,可以確保劉瀾在府內絕對的安全。

    走入後宅,卻沒想到院內會修了一座偌大湖泊,雖然襄陽以往並非什麽重要城鎮,可自劉表來後,那絕對是寸土寸金,這般大的湖泊,劉瀾隻在一些豪族在城外的莊園裏見到過,如甄家、糜家,可似這般在城內修築這樣一座湖泊,還是引漢水的人工湖還真是大手筆,要知道劉瀾在徐州府邸的觀湖亭,和眼前的人工湖比起來,充其量不過是個池塘罷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