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徐州之戰(36)(1/3)

作者:皇叔劉司馬字數:8502更新時間:2022-07-10 18:17:11

    對於李典這位小將,曹操對他甚是器重,而最重要的一點是相比於其餘那些略顯粗糙的武人,他卻是心細如發,思慮慎密,很多事情交給他,很放心。

    曹操對他的叮囑,與曹洪不同,但也沒什麽區別,隻不過是向北行軍,這樣一來,他們從費縣出來的部隊便分了三個方向行軍,足夠迷惑劉瀾了,到時候再將徐州的斥候擊斃,他們便可安全前往睢陽。

    曹操對李典匆匆交代了一遍,後者便即領命離開,他這樣的聰明人,自然明白主公的意圖,甚至連問都沒問,這一點到和曹洪有著很大的差別,最初聽到曹操命令的一刻,曹操心中是略略有些不快的,曹操解釋過後,他才明白了曹操的意圖,可是李典不需要,曹操一開口,他就差不多明白主公的意思了。

    可以說,李典幾乎不用曹操多做解釋,聰明人尤其還是李典這樣跟隨了曹操四五年的近衛來說,默契完全不是別人可比的,曹操的一個細微動作,他就明白了他的意圖,這完全是長年累月跟在他身邊養成的能耐,不然要是沒這個眼力見,恐怕李典也不會在曹操身邊一待就是四年。

    其實這也機靈的小鬼頭,誰都會喜歡,就好像當年的閆誌,劉瀾用著就遠比其他一些人更順手,當然還有張萍,他們其實和李典的情況都一樣,而這樣的年輕人,留在身邊學習當然有能耐,可到部隊鍛煉才最重要,不然一直留在身邊,多好的苗子也要廢了,最後都是一幫紙上談兵的參謀,那可就大大的浪費了。

    就像徐庶,如果不是劉瀾給他機會,徐庶始終都是參謀長的角色,但是當他領兵並且取得對張勳的勝利之後,他的成長,才是真正質的飛躍。

    李典轉身而去,轉身的一刻,他的眼睛眯了起來,閃爍著懾人的光芒,說實話,他和劉瀾沒多大的仇,但是李整的仇,他必須要報!

    李典回到了後軍,其他校官紛紛前來,詢問他曹公為何招他到中軍,紛紛開口,道:“將軍,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主公難道沒什麽交代嗎?”

    “還能交代什麽?該交代的都交代了。”對他們李典大可不必透露太多,也沒什麽好對他們說的,他們隻要服從命令就好了,但李典並不是那種強勢的將領,他很耐心,也很願意讓他們知曉一些軍令。

    盡管如此,李典的一些解釋他們其實還是有些不太明白,尤其是為什麽非要到轉向濟北,這是他們很難理解的,這能迷惑了劉瀾?

    李典笑著解釋了,讓他們盡可能的理解北上濟北的目的,瞬間之前還不是很明白個中緣由的校官立時明白了其中關鍵。

    可以說,這樣的耐心,別說是在曹軍之中,就算是劉瀾帳下,也鮮少有像李典這樣的將領。

    關羽的部隊放棄了休整,開始了集結,他已經收到了關羽的命令,讓他在防禦下邳的同時做好協防沛縣的準備,這個消息讓關羽在次振奮起來,說實話,從壽春軍也消失之後他一度有些不爽,雖然一直在追查他們的蹤跡,但卻始終沒有消息,但現在好了,劉瀾這樣的命令,雖然不能保證壽春軍的準確位置在哪裏,卻透露出一個消息,那就是曹操會在下邳或者是沛縣動手,這樣一來關羽就可以從容部署,甚至信中已經充滿期待。

    為此,關羽下令部隊開始集結,除了裴元慶率領本部駐紮取慮外,關羽率領主力前往彭城國梧縣,這裏是沛縣和下邳城的中間點,進可攻退可守,如果隻是守下邳,那麽取慮明顯是最佳之選,但要是要防備下邳和沛縣的話,主力放在梧縣則更有效果。

    不到三日,梧縣城便成了大軍駐兵的重地,之前不過三千郡國兵的梧縣,瞬間聚集了足足五萬大軍,四城之外一座座巨大軍營拔地而起,占地數百畝的軍營一樣望不到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