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壽春之戰(196)(1/3)

作者:皇叔劉司馬字數:8208更新時間:2022-07-10 18:20:40

    “那一年的冀州天降暴雨,那一年黃河洪水泛濫,沿岸幾十萬戶人家被淹,死者數以萬計,然而發生這麽大的災情,把持朝政的宦黨卻不想著如何賑濟災民,反而瞞著天子,好似天下仍然是一副河清海晏盛世之假象。

    太學生們麵對災情,麵對那些淒慘的難民再也無法容忍了,他們開始通過在雒陽的影響力把真相傳遞出去,傳遍雒陽大街小巷,果然,宦黨再也掩不住黃河水患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天子的耳中,天子立即下旨賑濟災民,同時派遣了朱穆將軍前往冀州,出任刺史,因為到這個時候,天子也明白,出現欺上瞞下的情況,冀州那邊定有隱情,所以他讓朱穆一定要查清黃河決堤的真實原因,要看看這裏邊到底有沒有人瀆職!

    朱穆雖未文士,可任官卻是因梁冀之令反而去掌管了軍師,正因為掌過兵,他在抵達冀州之後,自然就要以雷霆手段來處理冀州水患,所謂慈不掌兵,既然天子親自點將,他就必須要有所交代,勢必要一查到底,至於廟堂之上的權力鬥爭從來就不是他的戰場。

    所以當他抵達冀州之後,一邊安排救災,一邊徹查水患的原因,畢竟河坊堤壩年年都要翻修,而且發生水患處,更是花費巨大,可是最後花費無數國帑的堤壩卻因為一場暴雨而坍塌,百姓們搞不懂,太學生們想不通,連他自己和天子也都心生疑惑。

    這一查當真是不得了,從上到下,兩任刺史、一任郡守、十餘位縣令,大大小小上百名屬官小吏都牽扯到這件靈帝朝最大的貪腐案件中。

    嗅到危險的涉案人員,幾乎在朱穆抵達冀州的當天就掛印跑了,光縣令就跑了五位,至於其他小吏那就更多了,一時間連賑災都變得混亂,他不得不臨時招募文吏負責救災,同時派人抓捕,凡是沒有跑但牽扯其中的人一個都沒有放過,而跑掉的更是開始通緝,一時之間鄴城的監獄人滿為患。

    朱穆是武人,向來遵循的一個道理就是慈不掌兵,如果換作文職官員過來,最多是抓大放小,對上能較差,對下可交代,不會把牽扯麵擴大,可是麵對幾十萬受災百姓的苦難,麵對上萬失蹤淹死的百姓,無數破碎的家庭,朱穆這一次不管阻力有多大,他都要舉起手中的屠刀。

    當然他不會不審不問,完善的漢律也不允許他這樣做,他必須要厘清責任,罪大惡極者直接殺,次一級的秋後問斬,反正這一次他是絕對不會手下留情,可是因為涉案人員太多,責任認證有難度,所以他一直沒有最後宣判。

    也就在他打算為民伸冤,但隻是舉起屠刀,引而不發之時,前兩任冀州刺史在得知了朱穆在冀州的舉動後,嚇得立刻從雒陽傳書到冀州,或明或暗希望他不要擴大牽連,也就是說查到目前為止就行了,不必繼續調查下去了,不然一定會造成冀州的動亂。

    兩位前任刺史慌了,威脅加利誘,而另外摻和到修築堤壩的三名宦官也怕了,這三人祖籍都乃冀州人氏,借著在宮內掌權,便與前兩任刺史暗中為家人牟利,而比起兩任刺史不希望擴大調查範圍,這三位宦官到客氣的多,雖然是和朱穆套近乎,可說白了還是希望能夠關照下他們的宗族勢力,不要把他們牽扯到這次水患之中,盡快從監牢之中放了。

    看到這五封前後而來的拜帖,朱穆一聲冷笑,不僅沒有給他們五人回書,甚至直接將這些拜帖都退了回去,朱穆本來就是剛正不阿,眼裏不揉沙子之人,再加上祖上乃尚書令朱暉,在南陽氏族中朱家之盛也是冠絕一時,所以他有底氣拒絕這些人說清,更何況他到冀州,還是受到了天子的器重,自然要按照天子的囑咐,把冀州的問題查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他也不怕宦官給他下絆子。

    可是朱穆千算萬算都忘記一點,恒帝因為借助誅除奸賊梁冀之後,對宦官深信不疑,而這也是因為大漢朝的的一個特點,那就是當氏族外戚權勢大時,天子會借助宦官,而當宦官權勢大時,天子又會借助外戚與氏族之手將其鏟除,所以這個平衡是絕對不能被打破的,可是現在朱穆再做的事情幾乎是同時對氏族與宦官下手,這就讓他在廟堂之上無法得到更多的支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