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千零九十一章 平定揚州(122)(1/3)

作者:皇叔劉司馬字數:8206更新時間:2022-07-10 18:22:11

    眼下雖然能夠直接成為掌兵的大將,但他對之後劉瀾來犯時卻也有著自己的想法,他並不認為能夠擋下劉瀾,這一點換冀州任何人都做不到,包括他一樣,所以這到底是功勞一份還是讓他去死,不到最後時刻誰能知曉?

    許攸有自知之明,以徐州之戰很難,但是他必須去,因為這是他唯一可能翻身的機會,更何況就算是秣陵主力出動,獲勝沒有希望,但是守城還是有一絲希望和可能的,如果袁紹是讓他去攻打廣陵,那他死都不可能去自討沒趣,但如果隻是防禦秣陵的進攻,那他未必就沒有防住秣陵軍的可能。

    “你的意思是?”雖然逄紀沒有明說,但他顯然是想偏了,因為他的言外之意可不是指秣陵軍,而是袁譚。

    “大公子。”逄紀看他半天還沒有反應過來,便直接點出了袁譚的名字,不得不說當他把說出大公子三個字之後,許攸也立刻愣住了,很快他就反應了過來,這一仗雖然困難的是麵對秣陵軍,但真正讓人頭疼的,如果不是逄紀提醒他,他還真的忽略了袁譚的存在。

    如果是以前,這些事情還真不會太影響他,因為那時候還是地域之間的氏族在明爭暗鬥,他隻要考慮鄴城內部不要互相侵紮,可是他卻忽略了眼下他們已經轉投到了三公子門下,那這無疑就成為了大公子的死敵,如果他當真在關鍵時刻做些什麽坑他的事情出來,借劉瀾之手除掉他,到哪裏都不可能有人能說出二話來。

    而那時候他就算跑掉了,也還是落入袁譚的手中,例外都是一死,當然更大的可能還是在戰場戰死或者成為俘虜。

    “那不知元圖可有什麽解決的辦法沒有?”許攸怎麽可能不擔心這些,畢竟如果真的出現逄紀所擔憂的情況,那他此行真正危險的可就不是秣陵軍了,而是青州的袁譚,秣陵軍或許他還能有辦法抵禦,可如果是袁譚要使壞的話,那他可是連防都不知道從何處防了。

    這句話倒把逄紀問住了,說白了他最多隻是來提醒許攸一句的,至於如何防備還要看他自己,逄紀還真沒什麽能夠幫助到他的,尤其是直接與袁譚對上這種事情,更是避之唯恐不及,雖然他站位三公子,可最後坐上世子之位和坐上大將軍之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並不意味著成為世子就一定會繼承大將軍之位,隻能說成世子會有最大的機會罷了。

    但不要忘記袁譚,他不科技隻是長子而且還是嫡子,很顯然三公子要取代嫡長子繼承大將軍之位,那絕對要經曆一場腥風血雨,所以不到最後誰也敢保證一定就是三公子繼位?那麽六條後路是最基本的,至於選擇三公子袁尚,當然是綜合考量的結果,首先就是因為大將軍更偏愛袁尚,其次也是他所處的陣營本來就沒多少實力,最有實力的那一撥站位大公子,次之站位公子,隻有像他們這樣和審配這些被主流冀州氏族拋棄者才會在被逼無奈之下選擇投靠三公子。

    真要看對大公子的支持率,那首先肯定就要看大結局最重視的五大智囊,而在五大智囊中有多半數人或者所有人都支持嫡長子袁譚,但就是在如此大禮的支持之下,現在卻依然是袁尚得勢,可見袁紹的決心到底有多大。

    也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他們這些處在邊緣,如審配雖然也屬冀州氏族,但也隻是說是中上的勢力,想要翻身甚至是更進一步,最好的辦法不就是選擇投靠袁尚嗎?如果有一天他們能夠壓沮授和田豐一頭,那必然是袁尚繼位之時。

    但逄紀和審配不同,審配是沒有選擇,畢竟冀州最大的勢力就是他們合適氏族,他們都去支持袁譚了,他這樣的再去那也是錦上添花,成功之後要論功勞那他們也隻能處於下風,絕不可能壓過沮授這些人。

    所以他要出頭就隻能另辟蹊徑,而逄紀則於不同,他的情況或者說整個難陽係現在的情況可以視作完全就沒有影響力的一個群體,而逄紀要帶領他們成功去取代河北氏族又或是潁川氏族絕無可能,所以他這樣看山區更像是利用三公子,不得罪大公子的法子,也就是明著暗著支持袁尚,但絕對不會直接撕破麵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