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25章:成了血賺的刺殺(2/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748更新時間:2022-07-11 18:13:42

    關於上述論點,不斷私下搞動作的秦人絕對會認可,再給予極佳的評價。

    畢竟,一樣都不是什麽正經人,肯定是臭味相投的咯。

    “涇水北岸秦人不下五萬之數,南岸約有兩萬?尚在源源不斷聚集而來。”呂武還沒說那支跑去西邊的一萬多秦軍,他笑嗬嗬地問道:“諸位以為秦人將在涇水北岸與我軍交鋒,抑或撤往南岸?”

    魏琦沒有過來,其餘參與西征的晉國貴族都抽空來了。

    代表魏琦來的是魏相。

    他說道:“秦人凶蠻已久,恐將撤過南岸,不留駐營之地予我軍,效仿楚軍鄢陵之舉。”

    膽子還是不夠大,或者說缺乏想象力。

    這邊有一條涇水哦。

    秦軍帶著晉軍來到一個淺灘位置,不用準備渡河的工具,河段最深處也就是到人的胸膛位置,更淺的那些也就到腳踝處。

    從一些細碎的痕跡來看,秦軍北上之初肯定也是走這一條路。

    呂武得出這個發現覺得挺有意思。

    秦人這一次給晉國指了一條從北邊進攻秦國的“明路”啊!

    智朔總是不願意輸給魏相,說道:“秦人並無道義,或行半渡而擊之舉。”

    啊?

    有人幹過半渡而擊這種事情了嗎???

    其實真的有國家幹過,吳國就挺愛幹這種事情。

    所以,不是中原列國或秦國、楚國不知道打半渡而擊的好處,是他們被規矩約束住了手腳。

    中行偃像是給智朔站台,笑吟吟地說道:“秦人本無禮,且我軍逼之過甚,將做何事無從揣度。”

    解朔覺得自己應該講點什麽,說道:“此次乃是下軍將邀我等出獵,偶遇秦軍方有今時之事。秦國拒而不戰(國戰),退至此處踱步。如上軍將所言,秦人為解困局,何事不敢為?”

    聽聽講的都是一些什麽。

    無一例外都是對秦人的負麵評價。

    其實,也就是晉人闊起來了,沒發達之前真不比秦人好到哪去,要不怎麽會有“假途滅虢”這個成語的誕生。

    他們會議開到一半,值崗的貴族過來稟告,說是秦國那邊有使者過來了。

    呂武讓眾貴族暫時回避,接見了過來的秦國使者。

    來人通名,介紹自己來自“冀”地這個地方,叫吳榮。

    他以一種忿恨的表情謾罵呂武太不是人,搞到秦國忍無可忍的地步,邀請呂武率晉軍去到涇水南岸,秦軍要跟呂武率領的晉軍拚啦!

    這樣單獨一乘車過來,再逮著人一頓罵,有點視死如歸的氣概啊?

    呂武問道:“足下激怒於我,乃為舍身強求道義乎?”

    吳榮假意做了一個愣住的表情,下一秒卻從懷中掏出一柄什麽玩意,人迅猛地衝向呂武,手裏的家夥泛著綠油油的寒光。

    這是什麽情況!?

    來宣戰,還是來刺殺的???

    看那利器的開封處綠油油,明顯還是抹了毒的武器。

    老實說,呂武真的被突如其來的刺殺給搞懵逼了。

    春秋中葉的刺殺很頻繁,一般是發生在家族與家族之間的仇殺或報複,極少是國家對國家某個人物發動的刺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