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28章:全特麽是新戰法(2/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610更新時間:2022-07-11 18:13:44

    他還是這支晉軍的指揮官,同時也是晉國的八“卿”之一,秦人的刺殺也就不單獨惹到陰氏,無疑是從事實上挑戰了整個晉國的底線。

    所以吧,後子針的刺殺行動成了是血賺,失敗則對呂武成了一記助攻,也算是一種等價交換了。

    正麵戰場之上,以陰氏一個“師”為主力的晉軍不斷向前推進。

    一開始是讓戰車發揮,打著打著則是讓位給了步兵,又有後排弓弩手極強的存在感。

    晉軍與秦兵並不是那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戰,雙方實際上是各自成了一條陣列線。

    晉軍士兵和秦軍士兵分別站在己方的陣列線,手握武器你來我往地捅、勾、啄,導致戰場上金屬的交鳴聲和木杆相撞聲就沒斷絕過。

    秦軍士兵使用的是戈,也就是勾或啄才能產生最大殺傷力,捅或刺頂多就是起到“推”或“杵”的作用。

    陰氏士兵用的是戈矛,也就是除了“戈”的部件之外,前端還有“矛”的部件。

    什麽是“矛”呢?並不是短短的尖銳物,隻有短短的尖銳物叫“槍頭”,“矛”是一種長度約二十五厘米的尖銳物。

    這種武器能刺能勾又能啄,僅是多出一個能刺的功能,帶來的效果遠勝於戈。

    別看隻是在戈加入一個矛的部件,工藝其實是需要得到改良和進步的。

    簡單說,一件物品設計之初的各種零件布局已經成型,想要加入新的零件肯定需要進行改造,並不是將矛捆在木杆前端就算完事,必須足夠的牢固,也要跟戈的部分形成契合,不免需要進行改良。

    現在的秦軍士兵遭到了曾經晉軍士兵的困擾和驚懼。

    秦軍士兵沒見識過能捅的戈矛,防備的是晉軍士兵的勾和啄,結果被猛然間刺上來的矛尖捅穿了胸膛。

    為什麽說晉軍士兵遭遇過這樣的困擾與驚懼呢?

    主要是楚軍那邊有一部分精銳士兵使用“戟”這種武器,一樣有捅刺這種殺傷效果。

    楚國一般是“王卒”裝備“戟”。

    而“戟”跟戈矛是兩種兵器。

    戟是戈和矛的合成體,它既有直刃又有橫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鉤、啄、刺、割等多種用途,其殺傷能力勝過戈和矛。

    所以,楚軍的戟並不是單邊或雙邊帶有“月牙”的那種,事實上這種款式的戟隻出現在遊戲或演義作品裏麵。

    宇宙國的棒子將呈“十”字或“卜”字形的這種武器取了很高大上的名字,稱呼為“龍根戟”。

    陰氏的那個“師”是前方有近戰兵在跟秦軍士兵交戰,後方不斷有弓弩手階段性地射箭覆蓋某個區域。

    這種打法沒什麽稀奇的地方,卻要對第一“徹”近戰部隊有足夠的信心,要不戰線維持不住,後方擺上的是遠程部隊,戰線崩潰就將麵臨全線的崩盤。

    呂武當然對自己的部隊擁有信心,采取了相對冒險的布局,也就是讓遠程部隊一再協同推進。

    秦軍那一邊沒有遠程部隊一再射箭,全線布置的就是近戰兵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